-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一、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18分)
1.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发声体都在振动 B. 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慢 C. 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D. 15℃的空气传声速度是340m/s
考点: 声音的产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一般情况下,固体传声速度大于液体传声速度,液体传声速度大于气体传声速度.
(3)响度跟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4)声速跟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 解答: 解:A、发声体发声时都在振动.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快.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距离声源一定时,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在振幅一定时,距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15℃的空气传声速度是340m/s.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速、响度等,都是比较基础的内容.
2.(2分)二胡和钢琴演奏同一首歌时,我们可以清楚的辨别出这两种乐器的声音,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所发出的声音的( )不同.
A. 音色 B. 音调 C. 频率 D. 响度
考点: 音色..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1)响度是指人耳感觉的声音的大小,即强弱,生活中常称作音量,由振幅、距离两个因素决定;
(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生活中说的声音粗细,由振动频率决定;
(3)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由发声体本身材料结构决定,一般利用音色来区分和辨别物体.
注意区分声音三个特征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解答: 解:钢琴、二胡是不同的乐器,即使其所发出的音调、响度相同,其音色也是不同的,故人们可以分辨出它们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选A. 点评: 知道音色的定义,并能利用音色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3.(2分)下列图象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的是( )
A. B. C. D.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 物体沿直线运动,且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公式变形得到s=vt可知,对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一恒量,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解答: 解:因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定值,所以速度﹣时间图象是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象,注意与路程﹣时间图象区分.
4.(2分)下列成语中,能用光的折射知识来解释的是( )
A.
井底之蛙 B.
海市蜃楼 C.
猴子捞月 D.
杯弓蛇影
考点: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要掌握三种光现象:
(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解答: 解:A、井底之蛙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猴子捞月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杯弓蛇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选B. 点评: 生活中的光现象判断是比较常见的题目,属于基础题,要会区分此光现象是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中的哪种.
5.(2分)下列做法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
A. 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 B. 把酒精灯盖上灯帽放到阴凉处 C. 用电吹风把湿头发吹干 D. 用扫帚把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考点: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要减慢蒸发可以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解答: 解:A、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是通过提高温度来加快蒸发,不合题意;
B、把酒精灯盖上灯帽放到阴凉处,可以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能减慢蒸发,符合题意;
C、用电吹风把湿头发吹干,既提高了温度、又增加了空气的流动,可加快蒸发,不合题意;
D、用扫帚把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摊开的积水会使液体的表面积变大,蒸发加快,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一道应用题.要减慢蒸发,就要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从而选取适当的措施.
6.(2分)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装饰装修工程投标文件技术部分.docx VIP
- 初中七年级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件.pptx VIP
- 中华商业文化 课程标准.docx VIP
- 2025算法备案-算法安全自评估报告模板.docx VIP
- 三年级下册数学每日计算小纸条(含答案).pdf VIP
- T∕ZZB 1752-2020 热熔型压敏胶卷筒标签.docx VIP
-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docx VIP
- 关于《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的解析.pdf VIP
- GB_T 17888.4-2020机械安全 接近机械的固定设施 第 4 部分 固定式直梯.docx VIP
- 2023年5月青少年软件编程Python等级考试五级真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