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03施工组织设计要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 第二章 工程概况 第三章 施工组织现场机构保证措施 第四章 施工准备 第五章 施工平面布置 第六章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一节 施工测量方案 第二节 旧路面拆除及沥青路面铣刨施工方案 第三节 路基施工方案 第四节水泥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方案 第五节 路面(级配碎石垫层)施工方案 第六节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第七节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第八节 涵洞施工施工方案 第九节 安全设施工程施工方案 第七章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八章 安全文明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九章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十章 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第十一章 资源配备计划 第十二章 季节性施工保护措施 第十三章 地下管线及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 第十四章 工程维修维护服务保证措施 第十五章保障道路通畅措施 第十六章 安全应急预案 第十七章 夜间施工措施 附表一:拟投入本项目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项目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第一章 编制依据 一、编制依据 1、省道103线沙湾火车站至轸溪段大修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 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建标(2002)99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 4、交通部《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9年版); 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6、《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8、《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范》(JTG H30-2004); 9、国家等有关公路工程施工规范、条例、办法及施工图设计文件。 10、我单位的综合施工能力和上级主管部门对工程的具体要求。 二、 编制原则 1、严格设计规范、施工规范 2、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相结合通过对劳力、设备、材料、资金、技术和信息的优化配置,实现工期、质量、成本及社会信誉达到预期目标认真贯彻落实质量体系,满足业主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以优良工程为质量目标。 第二章 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省道103线沙湾火车站至轸溪段大修工程 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工期: 4、工程范围: (一)自然地理概况 项目位于乐山市沙湾区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3°25′~103°44′,北纬29°11′~29°31′。 沙湾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是四川盆地向盆周山地两个1级地貌单元的过渡地带,境内地层地质结构为形成多种地貌形态奠定了基础。因新构造运动,形成了东北部丘陵、平坝,西南部盆周山地地貌。东北部丘陵、平坝属相对下沉区,以剥蚀、堆积地貌为主;西部盆周山地为新构造运动强烈上升区,以侵蚀、剥蚀地貌为主。 (二)气候、水文 沿线属亚热带潮湿气候,具有夏热日长、冬天严寒、少霜冻、雨量充沛、多云多雾、日照短等特征。多年平均气温17℃,平均七月最高温度30.3℃,极端最高气温38.1℃,极端最低气温-4.3℃。多年平均降雨量1384.8毫米,降雨量由北向南逐渐增加,主要集中在5~10月份。年平均相对湿度81~82%,蒸发量617.1毫米,有从北向南逐渐减少的趋势。 (三)水文地质特征 项目区内主要河流为大渡河。大渡河古称沫水(亦称铜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南麓,由大金川、小金川在丹巴县城东汇合,经石棉、汉源、峨边自治县于沙湾区范店乡李子坪村入境,经龚嘴、铜街子、福禄、沙湾,于嘉农镇燎原村出境,在乐山注入峡江。区境内流长118公里,流域面积369.35平方公里。大渡河福禄水文站记录多年平均流量为每秒1490立方米。大渡河石棉至铜街子为下游,铜街子至乐山城下注入峡江的河段为河口段。沙湾区境内的大渡河属下游与河口段。大渡河在沙湾区接纳的主要支流有:范店沟、刘沟、斡溪、先村沟、插旗沟、六并沟。余溪,均为小型山地溪河。 (四)地形、地貌 地貌形态以岩性控制地貌形态,且多喀斯特地貌为其特征;地形类型既有山地区,又有丘陵区和平坝区,以山地地形为主,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北连峨(眉)夹(江)平原,西与南接川西南山地,东部与川中丘陵相连。整个地形呈倾斜状,由西南部中山、低中山向东北渐变为中低山、低山直到东北部变为丘陵、平坝。主要分布情况:大渡河以西的三峨山、二峨山一带为中山区,最高海拔2027米;大渡河以东沫溪河以南五显埂至铜街子一带为低山区,海拔600~882米;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 72.7%;丘陵区分布于丰都届、沫溪河以北,面积71平方公里;平坝区分布于大渡河、沫溪河沿岸,由11级阶地、I级阶地及河漫滩构成,占总面积的13.6

文档评论(0)

四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