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紫癜性肾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山东省立医院儿肾科 孙书珍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又称舒-亨综合征(Henoch –Schonlein syndrome),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临床特点除非血小板减少性皮肤紫癜外,常伴有过敏性皮疹、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和血尿、蛋白尿等。其中伴有肾脏损害者(包括在病程6个月以内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者),称为过敏性紫癜肾炎(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简称紫癜性肾炎。本症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各种年龄均有发病,儿童多于成年人,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但以春秋两季居多。据国内儿科报告 ,HSPN 占儿科住院泌尿系疾病 8%, 仅次于急性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居第三位。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各家报告不一,与检测方法、诊断标准、病人随访时间长短不一等因素有关。国内报道发生率为30%~50%, 如以肾活检检查为准,几乎90%以上病人有不同程度肾损害。本病虽大多预后良好,但部分病程迁延,少数还可发展至慢性肾功能不全,因此受到临床重视。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临床诊断
(1)肾外症状 : 典型的皮肤紫癜 , 胃肠道表现 ( 腹痛 , 便血和呕吐 ) 及关节症状为紫癜性肾炎肾外的三大主要症状 , 其它如神经系统 , 生殖系统 , 呼吸循环系统也可受累 , 甚至发生严重的并发症。部分患儿可伴血管神经性水肿。
(2)肾脏症状:肾受累多发生于过敏性紫癜起病后一月内,少数发生于紫癜消退后数月内,偶见发生于皮肤紫癜前者。临床依肾受累程度不同而表现亦异。轻者仅镜下血尿,部分患儿可表现急性肾炎综合征或肾病综合征,极少数呈急进性肾炎样改变或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于尿毒症。约6%患儿在几年后进展为慢性肾炎。个别HSPN患者,尿常规无异常发现,只表现为肾功能减退。目前对肾损害较一致的看法是即使尿常规正常,肾组织学已有改变。
(3)HSPN临床分型: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 2000 年珠海会议上建议分为六种临床型:
1 型 : 孤立性血尿或孤立性蛋白尿 ;
2 型 : 血尿和蛋白尿 ;
3 型 : 急性肾炎型 ;
4 型 : 肾病综合征型 ;
5 型 : 急进性肾炎型 ;
6 型 : 慢性肾炎型。
临床上以 1 型、 2 型、 3 型多见。各型可单独出现或合并出现。
(4)实验室检查:
①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中性或嗜酸性细胞比例增多。PLT正常。②尿常规 : 可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③凝血功能检查正常 , 可与血液病致紫癜相鉴别 。④急性期毛细血管脆性实验阳性。⑤血沉增快 ,血清IgA和冷球蛋白含量增加。但血清 lgA 增高对本病诊断无特异性。因为在 IgA 肾病和狼疮性肾炎同样可有 lgA 增高 , 而血清 lgA 正常也不能排除本病。⑥血清 C3 、 Clq 、备解素多正常。部分患儿抗“O”抗体效价增高、C反应蛋白阳性。⑦肾功能多正常 , 严重病例可有肌酐清除率降低和 BUN 、血Cr 增高。⑧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 ,有血清清蛋白降低和胆固醇增高。⑨皮肤活检 : 无论在皮疹部或非皮疹部位 ,免疫荧光检查均可见毛细血管壁有 IgA沉积。此点也有助于和除 IgA 肾病外的其它肾炎作鉴别。⑩肾穿刺活检 : 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 也有助于了解病变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
2.病理诊断:
肾活检指征:
凡临床上表现有急性肾炎和/或肾病综合征,伴有持续蛋白尿≥1g/m2·d超过 1个月或 0.5- 1g/m2.d超过 3个月或合并肾功能不全等。
(1)HSPN常见病理改变:基本病理改变以肾小球系膜增生性病变为主,常伴节段性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坏死、新月体形成等血管炎表现。
光镜: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病变 ,可伴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增生 ,新月体形成 ,系膜区炎性细胞浸润 ,肾小球纤维化 ,还可见局灶性肾小球坏死甚至硬化。间质可出现肾小管萎缩 ,间质炎性细胞浸润 ,间质纤维化等改变。免疫荧光:系膜区和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有 IgA,IgG,C3 备解素和纤维蛋白原呈颗粒状沉积。电镜:系膜区有不同程度增生,系膜区和内皮下有电子致密物沉积。
(2)病理分级标准:
①1975年国际儿童肾脏病研究中心 (ISKDC) 按肾组织病理检查将其分为六级 :
I级 轻微肾小球异常 ;
II级 单纯系膜增生 ;
III级 系膜增生伴 肾小球 50% 新月体形成 /节段性病变(硬化、粘连、血栓、坏死);
Ⅳ级 系膜增生伴 50% 一 75% 肾小球新月体形成 ;
V级 系膜增生伴 肾小球 75% 新月体形成 ;
VI级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其中II-V 级又根据系膜病变的范围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