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增长预测.要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 诺 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A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zhjnc-008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湛江师范学院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何学敏 2. 蒋伟伟 3. 周思敏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 刘雄 日期: 2007 年 9 月 24 日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07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 号 专 用 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 评 阅 人 评 分 备 注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 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中国人口增长预测 摘要 我们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归类整理,从而得出了人口信息的总体分析及预测结果。 中国各年龄层所属的类别和影响中国人口数量与增长率的各种因素不同,采用基于差分方程的人口演化模型。对总体的人口数量和增长率进行预测,得到人口的增长率从2006年的4.60‰到2025年的1.01‰,人口总数保持继续上升趋势,到2025年将达到13.688亿。 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和不同性别的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总人口数及增长率,我们引入灰色动态GM (1,1)预测模型,分别分四维,五维,六维对各种不同的变化率,按照地区(城市,镇,乡村),性别和年龄段来进行预测,通过比较检验和误差分析,得到用五维的灰色动态GM (1,1)来预测对中长期效果最好。 为了得到更加精确的自适应数据结果,对灰色动态GM (1,1)预测模型进行了改进,利用迭代思想,提出了新陈代谢模型,得到了一个动态化的预测人口变化规律的模型,利用五维的灰色动态GM (1,1)预测模型来启动新陈代谢模型,得到城市生育率的变化规律,2006~2011年城市人口出生率分别为:32.968148‰, 30.2742457‰,26.064447‰,28.0792‰,34.156366‰,22.856509‰。 最后对我们的模型进行检验和误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利用五维的新陈代谢模型得到了较精确的结果,中国人口总数大概在2050年趋于稳定,自然增长率逐渐减少,大概在2010年后进入老龄化阶段。 在文章的最后,我们还对模型进行了评价,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把模型进行了推广应用。我们针对中国人口的现状,提出了具有相当参考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 人口演化模型,差分方程,灰色动态GM (1,1) 模型,新陈代谢模型 一、问题重述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已有数据,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中国人口做出分析和预测是一个重要问题。 近年来中国的人口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例如,老龄化进程加速、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以及乡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这些都影响着中国人口的增长。 关于中国人口问题已有多方面的研究,并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试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人口增长的上述特点出发,参考2007年初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附录1)及《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上收集到的部分数据(附录2),做进一步的分析。同时也可以搜索相关文献和补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