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个人总结版_new分析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意 境 品 味 321 提问形式: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诗歌意境的体味的表述: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主观感受(营造的氛围特点)+交融的感情。 答题模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意境) 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例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栖树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图: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院中的树上乌鸦停止了聒噪,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刻,秋露轻盈无迹,打湿了庭中的桂花。这是一幅宁静伤感的画面,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运人。抒发了诗人望月情怀的乡愁。 孤寂冷清;萧瑟凄凉;雄浑壮阔;恬静优美、明净炫丽 二、意 象 赏 析 提问形式: 1.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 2.结合诗歌分析某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答题步骤: ①找准意象,然后加以描述; ②概括意象特点及作用; ③分析揭示意象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答题模式:本诗用…的意象,渲染了的…氛围…(术语概括作用)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例题: 鹧鸪天 [宋]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问:词人为何写杜鹃的啼叫声? 诗人用杜鹃的意象, 仿佛令人感觉到它哀切的啼声 ,渲染了悲伤的氛围,委婉含蓄地(术语概括作用)地表现了诗人流落天涯,有家难归的悲伤之情。 三、人 物 形 象 提问形式: 1、你从诗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诗句)”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 答题步骤: ①找出诗词中描写形象的相关语句。 ②概括形象的特征。 ③结合诗词主旨,指出所写形象的表达作用和效果。 答题模式:这首诗描写了…(特定的环境或氛围)的一个…(特征、性格、思想)的…形象。 【公式】描写内容+思想、性格、特征+形象称谓 观 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问: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 全诗借此塑造了一个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5.简析这首词中的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的作法是:怎样的形象;结合诗句简析形象;形象的意义。 答案: 诗歌描写了一个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四、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即物象,指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人们也将这一类的诗歌称为咏物诗。 解答这类题目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诗中琴的特点为“弦直”,棋的特点为“局方”。 2、深入其里,挖掘物象的内在的品格、精神,找到物与志的“契合点”。 ? 3、体悟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2011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作者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示例2:张渭《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迎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提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案:(步骤一)“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迎”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步骤二)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1)为什么? (2)从某两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3) (4)某字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5)某字(某词)妙在何处? (6)简析“×”字在诗中的作用。 (7)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8)第几联中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