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题目: 浅谈《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创造性》
学院: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内容提要:
一、课题的提出
1、我园所处位置的必要性
2、根据我园发展的实际情况
3、根据现有的幼教课程和《指导纲要》的要求出发
二、概念的界定
1、科学活动:为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知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2、创造力:是幼儿根据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再次组合的一种思维过程。
三、理论依据
1、布鲁纳的发现法学习
2、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3、陈鹤琴的生活即教育
4、《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有关科学活动的精神
5、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三种发展过程
6、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7、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任何活动的开展。
四、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课题研究内容
1、研究科学活动的开展
2、教师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二)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自然观察法
3、个案研究法
4、行动研究法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和主要活动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二)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研究内容和方法打破了原有的条例
研究结论与观点
自我评价
成果的社会效应
(五)尚待解决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摘要:课题研究内容:研究科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目的:我园是一所乡村幼儿园,所处乡镇之中,幼儿大都来自农村,受社会、环境师资、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科学意识很淡薄,包括幼儿教师的思想亦如此,这个问题就成为我园发展受阻的实际问题,而我园开展本次课题也是想尽力改变他们的这种意识,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课题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自然观察法、个案研究法、行动观察法
课题研究的成果:研究内容和方法打破了原有的条例、突破了脱离生活,只是单纯的接触教材来培养幼儿创造了的枷锁。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课题,内容,方法,成果,孩子,科学活动,创造力,家园共育
浅谈《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创造性》
一、课题的提出
我园所处位置的必要性
我园是一所乡村幼儿园,所处乡镇之中,幼儿大都来自农村,受社会、环境师资、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科学意识很淡薄,包括幼儿教师的思想亦如此,这个问题就成为我园发展受阻的实际问题,主要表现如下:(1)、遇到生活常识时,老师不能用科学的语言或者是比较科学的道理向幼儿解释,而是通过很原始的方式告诉幼儿,这样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对科学的追求。(2)、家园合作方面进展不够顺利,仅仅在我们教师之间开展科学活动的宣传不能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父母,而家长对科学定义的了解微乎其微,在农村家长的潜意识中一直把幼儿教育打入一种误区,浅显地认为幼儿教育就是“把孩子看好”,而我园开展本次课题也是想尽力改变他们的这种意识,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根据我园发展的实际情况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突飞猛进的时代,我园在这种环境下蒸蒸日上要在这样东的氛围中处于不败之地,我们更应该搞出自己的特色,不再局限开展科学活动就算达到教学目的,我们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创造性,为他们以后的发展留下最大空间和自由,这才是我们园所送出去的孩子,这才是我园幼儿的旗帜。
根据现有的幼教课程和《指导纲要》的要求出发
我园现在的幼教课程的内容都是围绕《纲要》精神实施的,都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基于多次对《纲要》的学习,所做出的总结与反思。幼儿发展的语言、情感、思维、智力、创造力都是互通的,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会起到相互影响的作用,而我们为我园此次开展的课题深入研究了《纲要》精神,一切的一切都是以幼儿为本,为幼儿服务。我们觉得其中有很大空间值得我们去开拓与研究。
概念的界定
科学活动:为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知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创造力:是幼儿根据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再次组合的一种思维过程。
理论依据
布鲁纳的发现法学习,也就是探究性学习,浙中学习方式在科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让孩子去“二次发现”,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而不是被前人的死条条固定。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提问方式,苏格拉底并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让孩子自己把谜底一一解开,这样培养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做好铺垫。
陈鹤琴的生活即教育,我们选的活动要贴近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才能激发幼儿学习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