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  文
题 ???目 ??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学 ???生 ??李晓军
指导教师 ??赵 岚 ? ?
年 ???级 ??2008级
班 ???级 ??一 ?班
学 ???号 ??200853073185
专 ???业 ??工程测量
学 ???院 ??江苏省测绘工程院函授站
              
目  录
摘要………………………………………………………………………………… I
第 1 章  概  述……………………………………………………………………1
1.1  什么是GPS及其应用……………………………………………………1
  GPS的组成和发展………………………………………………………2
第 2 章  GPS定位测量的原理与方法………………………………………………4
2.4  GPS测量的特点…………………………………………………………5
2.5  GPS测量的作业模式……………………………………………………5
第 3 章  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9
3.2  工程实施概况……………………………………………………………9
第 4 章  结束语………………………………………………………13
提高GPS网质量的方法 ………………………………………………13
GPS发展前景 …………………………………………………………13
摘  要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研制并在1994年投入使用的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其应用技术已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测量领域,GPS系统已广泛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以及地形测量等各个方面。本文将以为例,关键字: GPS控制测量应用)))))属地区,地势起伏不大,沟、河。首级平面控制测量)/T0055-2003)
(3)《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4)本次测量任务书
3.2.2 设计精度
根据工程需要和测区情况,初测阶段首级平面控制选择四等GPS网作为测区首级控制网,要求平均边长2 k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不小于1/40000。选择一级GPS网为测区路线基本平面控制 ,要求平均边1 k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小于1/20000。
3.2.3 设计基准和网形
如图3-1所示,首级控制网共10个点,其中联测已知平面C级GPS点3个(同文墩、铜官山、儒林北)。采用4台GPS接收机观测,网形布设成边连式。   
测区路线基本平面控制点共60点采用网络RTK(双观测)进行采集。
观测计划
根据GPS卫星的可见预报图和几何图形强度(空间位置因子PDOP),选择最佳观测时段(卫星多于4颗,且分布均匀,PDOP值小于6),并编排作业调度表。 
图3-1 GPS点布网图
3.2.4  GPS测量的外业实施
1)选点  GPS测量测站点之间不要求一定通视,图形结构也比较灵活,因此,点位选择比较方便。但考虑GPS测量的特殊性,并顾及后续测量,选点时应着重考虑:
①点位应设在易于安装结束设置、视野开阔、交通便利、上点方便,适合GPS接收机采集坐标的地方。
②点位目标要显著,视场周围15°以上不要有障碍物,以减少GPS信号被遮挡或被障碍物吸收。
③点位应远离大功率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通道,其距离不小于50m。以避免电磁场对GPS信号的干扰。
④点位附件不应有大面积水域或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以减少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⑤地面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
⑥网形应有利于同步观测边、点连接。
2)  标志埋设
GPS网点埋设具有中心标志的标石,在基岩露头地区做上中心标志。并做点之记。
3)  观测工作
根据GPS作业调度表的安排进行观测,采取首级平面控制采用静态相对定位,卫星高度角15°,时段长度45min,采样间隔10 s。在3个点上同时安置3台接收机天线(对中、整平、定向),量取天线高,测量气象数据,开机观察,当各项指标达到要求时,按接收机的提示输入相关数据,则接收机自动记录,观测者填写测量手簿。测区基本平面控制采用动态网络RTK定位方法,当卫星锁定,坐标稳定,出现固定解(窄带)时进行采集。并且分时间段进行双观测,取两次坐标的平均值为最终坐标。
3.2.5  GPS测量的数据处理
GPS网数据处理分为基线解算和网平差两个阶段,采用随机软件HDS2003完成。经基线解算、质量检核、外业重测和网平差后,得到GPS控制点的二维坐标(见表3-1),其各项精度指标符合技术设计要求。
 表3-1 GPS测量成果表
点  名	X(m)	Y:(m)	中误差(m)	备注		同文墩	3477540.680	481321.069		已知点		铜官山	3464752.668	47588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