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市场配置资源上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结: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个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点 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按照这个战略部署,我们从上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后,将分2010年、2020年、2050年三个阶段,逐步达到现代化的目标。2010年前,是第一步。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2010年到2020年,是第二步,根据十六大的规划,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从2020年到2050年,是第三步,通过30年的奋斗,基本实现现代化。 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 探究: 某地区砍伐大片深林,制作家具,投放市场销售,这个地区的GDP因此增长了,但是,砍伐森林导致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和洪水泛滥,甚至使人们失去家园和生存空间。 这种GDP增长,对人们生活的改善,国家的发展有益吗? 如果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会有什么后果? 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21.7%,增加到2006年的40.7%;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63.8%,下降到2006年的38.9%。 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为2.26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生产总值的5%;当年,我国消耗石油3亿吨,约占世界消耗量的7.8%;消耗原煤21.4%,约占世界消耗量的39.6%;消耗粗钢3.5亿吨,约占世界消耗量的31.8%;消耗水泥10.5亿吨,约占世界消耗总量的47.7%。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存在哪些不足?我们应该怎么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 7.读下图回答:如果甲、乙两国进行贸易,双方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 37.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这是因为市场能够 ①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②事先对资源配置作出合理安排 ③调动人们的生产与创新的积极性 ④自发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9.“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吃什么心里没数。”社会上的顺口溜虽然言过其实,但近些年来,PVC保鲜膜致癌事件,“福寿螺风波”、“多宝鱼事件”、奶粉“三聚氰胺”超标等危害消费者健康的食品安全案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的出现,说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C.应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D.企业不应该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 40.几年前,受灾害天气影响,面粉加工企业普遍预期小麦价格将上涨,纷纷抢购新小麦,小麦收购价格一度大涨。为稳定粮价,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等部门决定向市场投放数百万吨小麦。这一情况表明 ①供求变化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 ②国家恰当调控有利于经济稳定 ③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④价格涨跌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 A. 增加就业 B. 促进经济增长 C. 稳定物价 D. 发展对外友好关系 44.流传于百姓的民谚或口头禅,有的往往包含着深刻的经济学道理“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这句民谚说的是 A.发展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B.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的制度 C.发展市场经济要坚持市场调节同宏观调控相结合 D.市场调节要以宏观调控为基础,宏观调控要以市场调节为取 45.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显著特点,这些特点表现在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有独立的物质利益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竞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 46.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需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为此需要 ①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②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③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④由主要依靠对外开放中的“请进来”向“走出去”转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

文档评论(0)

四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