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县长的深切缅怀.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棉花县长的深切缅怀

棉花县长的深切缅怀   “棉花县长”是当年周恩来总理对原启东县常务副县长秦素萍的亲切称呼。每当说起这件事,现年88岁高龄的秦老总是心情异常激动。对周总理,她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中国论文网 /6/view-7199665.htm   秦素萍很早就参加了革命工作,二十多岁就参加了党的八大一次、二次大会,幸福地见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   1963年8月,因为在启东县主抓棉花生产,她来到北京参加第二次全国棉花工作会议,聆听了周总理实事求是、振聋发聩的讲话。   她清楚地记得周总理反复强调:“去年全国自然灾害严重,棉花大幅度减产,军需民用都发生了困难……我们要以对人民极其深厚的感情看待棉花紧缺的问题,现在有的地方群众睡觉缺少被子,有的孩子还光着屁股,没有棉裤穿啊。国际上又在对我们进行封锁,买不到棉花。”讲到这里,周总理用充满希冀与信任的目光扫视全场,然后说:“多生产一斤棉花,功德无量!”   秦素萍受到极大鼓舞,回到家乡后发动全县干群,甩开膀子干了起来。以“立足黄海边,胸怀全世界”“用革命精神种田,以科学态度种田”,全县办起了六百多所红专夜校,培训植棉种粮人才。树了36个红旗大队,72个标兵生产队层层先带头,开展比学赶超的群众运动。   参加1964年3月全国第三次棉花工作会议后,秦素萍更是按照周总理坚持粮棉并举、夺取粮棉双高产的要求,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同志们奋战到年底。当年,启东全县粮食亩产832斤,免去国家供应4000万斤,反而多卖给国家5000余万斤;棉花超过国家计划1.6万亩,按实种面积亩产皮棉131.7斤,总产78.62万担,留自用棉1.64万担,卖给国家棉76.98万担。启东成了全国首个粮棉双高产双超纲要双贡献的产棉县。   1965年2月,全国第四次棉花工作会议上,周总理在中南海怀仁堂小会议室召开18省座谈会,听取来自产棉区56位劳模、高产单位代表的发言。   下午3点半,周总理神采奕奕地入席,见到邻座秦素萍就亲切地问:“就你一个女同志,哪里的?”江苏省领导见秦素萍很激动,便替她回答:“是江苏启东县的副县长。”“老乡,你们县不错,粮棉双高产。”周总理轻快的语气让秦素萍完全轻松了,并说:“晚上我另有事,今天讲过的明天不来了,但启东还要来。”   翌日下午的会议上,周总理和秦素萍依然相邻而坐,周总理细细询问了启东有多少农田、粮棉各有多少面积、产量多少。之后,他高兴地说:“启东人多地少,每人亩把地,半粮半棉,棉花高产,粮食也高产,自给有余,这个办法好。我们就是要树这样的典型。”   周总理又问:“你们还有什么困难?”秦素萍稍一思索,“主要有三个困难,一是台风多,二是缺少肥料,三是缺少铁搭柄。”   周总理:“唔,你们是沿海地区,每年都有台风,你们怎么解决?”“目前主要靠台风以后扶理倒伏的棉株。”“怎么预防,种防风林是不是要好些?这个问题要专门研究。肥料和铁搭柄请农工部的同志协调解决。”   在周总理亲自过问下,原中共中央农工部副部长江一真马上来到启东调研,很快调来了5万吨磷肥、几十万根用于做铁搭柄的竹子。   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启东县被周总理树为粮棉双高产的典型。3月1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社论《产棉区要力争粮棉双丰收》,号召向启东学习,头版二条还刊登了秦素萍介绍启东工作经验的长文。   正当工作顺风顺水之时,暴风雨突然降临,秦素萍被当作走资派打倒了。可是在1966年、1968年、1970年、1971年的四次全国棉花工作会议上,周总理年年查问秦素萍的情况,关心着她的命运。   周总理在主席台上大声问:“启东一个女县长来了没有?就是棉花县长,她是棉花生产的内行。”有人答:“还没有解放。”周总理说:“她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不能解放?”   又一次会议,周总理大声问:“启东一个女县长来了没有?就是棉花县长。”有人答:“解放了,已下放到海东区工作。”周总理点点头,但明显不满意。   四次会议,周总理几乎重复着同样的问题,他是在用特殊方式,敦促地方上尽快解放这位棉花粮食生产的有功之臣,让她早日出来工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多作贡献啊。   1973年1月,秦素萍在周总理一次次关心下,终于参加了全国棉花工作会议。明显憔悴苍老的周总理问:“启东的女县长来了没有?就是那个棉花县长。”秦素萍站起来答:“来了。周总理,您好!”   周总理招手:“来来,你到前面来。”秦素萍激动地走到主席台前,走到周总理对面,深情地望着他。   周总理十分亲切地说:“你是什么地方人?”“启东人。”“多少年纪?”“46岁。”“身体还好吗?”秦素萍止不住哭了,“好!谢谢总理关心。”“好久不见,现在在哪里工作?”前排“江苏省”席位上的领导答:“她现在已经到南通地委任常委。”   周总理开心地笑了,“去地委工作好嘛。你没有被打倒。”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