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辅周医案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内科治验 类中风  健忘头晕(高血压症)  眩晕(一)(美尼乐氏综合征)  眩晕(二)(高血压)  心气虚痛(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气虚痛(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气痛夹痰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胸痹(心绞痛等)  心悸(风湿性心脏病)  头痛头晕  头痛(一)  头痛(二)(视交叉部蜘蛛膜炎)  头痛(三)  胸胁痛  梅核气  老年腰痛兼二便秘涩(前列腺肥大)  风寒温痹  呃逆  积滞  吐血(胃溃疡出血)  便血  自汗(一)  自汗(二)(植物神经失调)  自汗(三)  自汗(四)  伤风  感冒(一)  感冒(二)  湿热(一)  湿热(二)(无黄疸型急性传染性肝炎)  伏暑挟湿  凉燥  伏寒化燥  寒湿  痢疾(一)(急性中毒性痢疾)  痢疾(二)(急性中毒性痢疾)  痢疾(三)(慢性痢疾)  痢疾(四)(慢性痢疾)  痢疾(五)(慢性痢疾)  暑湿并重(流行性乙型脑炎)  暑湿挟风(流行性乙型脑炎)  暑温挟风(流行性乙型脑炎)  湿甚阳郁(流行性乙型脑炎)  湿热内闭(流行性乙型脑炎)  风暑湿内闭(流行性乙型脑炎)  热结旁流(流行性乙型脑炎)  伏暑(流行性乙型脑炎)  热病转寒中(一)(流行性乙型脑炎)  热病转寒中(二)(流行性乙型脑炎)  热病后遗(流行性乙型脑炎后遗症)  附录:温病误补  战汗误温  暑风痉厥  产后伤暑  石瘕  虫蛊 二、 妇科治验  月经不调(一)  月经不调(二)  痛经  经前抽搐  月经量多挟块  经漏(一)  经漏(二)  经漏(三)  经行如崩(一)  经行如崩(二)  崩漏不止  闭经  滑胎(习惯性流产)  产后受风  产后恶露不净  人工流产后流血不止  人工流产后发热  产后血崩不止  三、 儿科治验  重症麻疹  麻疹不透  麻毒内陷  麻后伤阴  麻后伤阳  麻后喘急(疹后肺炎)  麻后余热不退  风温(重症小儿肺炎)  冬温(重症小儿肺炎)  风寒夹食抽风(重症小儿肺炎)  风寒犯肺(小儿肺炎)  寒喘(重症小儿肺炎)  虚喘(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炎)  痰喘(支气管肺炎)  温热病后阴虚液涸(重症迁延性肺炎)  风温犯肺(腺病毒肺炎)  湿温(腺病毒肺炎)  温邪郁闭(腺病毒肺炎)  温邪入营(腺病毒肺炎)  热闭包络(腺病毒肺炎)  热闭伤阴(腺病毒肺炎)  风寒犯肺 (一)(腺病毒肺炎)  风寒犯肺(二)(腺病毒肺炎)  风寒夹饮(腺病毒肺炎)  风寒夹湿(腺病毒肺炎)  阳虚欲脱(腺病毒肺炎)  暑风夹湿  暑湿夹食  伏暑夹湿(病毒性感冒)  血瘀发热(肾痈)  食积发热(一)  食积发热(二)  积热头痛  泄泻(单纯性消化不良)  胎黄(生理性黄疸兼肺炎)  四、 其他治验  口疮  鼻渊(鼻炎)  风丹  喉痧(猩红热)  紫瘢  斑疹(一)(皮肤玫瑰疹)  斑疹(二)(荨麻疹)  皮肤湿疹(一)  皮肤湿疹(二)  接触性皮炎  前阴疮肿   一、内科治验 类中风 邓XX,男,72岁,干部,1961年5月15日初诊。 十一年前曾突然昏倒,当时经某医院诊断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并请中医重用朝鲜参及真武汤等中药而逐渐好转。自1958年起,常服补心丹,今年有一次开会,突然又晕倒,全身发颤抖,曾住某医院二十余天,治疗渐好转,近来又觉头晕目眩,有时四肢颤抖,甚则身动摇,不敢步行,耳鸣,口涎自流,咯痰不咳嗽,目视物模糊,口苦不渴,时有心慌,食欲不振,无饥饿感,睡眠不实,恶梦多,大便不畅,小便少。其人体丰面赤,脉两寸关微,至数不明,有散乱之象,两尺沉迟,舌质暗红,苔白腻,由操劳过度,肝肾真阴虚,真阳浮越,肝风将动之象。治从肝肾,此属虚症,不可作实火治,宜益阴潜阳。 处方: 生龙牡(打)各六钱 煅石决明八钱 灵磁石四钱 生玳瑁(打)三钱 生龟板(打)六钱 红人参三钱 川熟附子三钱 酸枣仁四钱 远志肉一钱 连服三剂,每剂两煎,慢火煎二小时,取300毫升,分五次温服。 5月19日二诊:服药后头昏及痰涎均减少,小便较增多,有时微渴,大便正常,脉如前,原方去磁石加山萸肉二钱,再进四剂。 5月26日三诊:连服四剂后大见好转,晕眩基本消失,身已无动摇,食欲好转,二便调和,惟行动气力尚差,六脉沉缓有力,舌正苔减,乃阳回之象,原方再进三剂,后以原方去玳瑁加杜仲四钱,破故纸(北京叫木蝴蝶,下同)三钱,以五倍量浓煎,去渣入蜂蜜为膏,每日早晚各服三钱,白开水冲服,以资稳固。 按:患者旧有高血压心脏病,曾服参附等药治愈,但过劳则有晕倒,全身震颤,甚则动摇,耳鸣目眩心慌等,皆五志过劳,肝肾阴虚,阳越于上,实为阴不潜阳下虚之故,故以育阴潜镇之品为主,佐以附子回阳(引火归原),人参益气,俾阴固阳回而眩晕渐消,震颤平息而愈,此病虽见耳

文档评论(0)

富贵礼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