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第四精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汉字形体的演变(上):古文字阶段的汉字 第一节 商代文字 一、甲骨文 (一)简介 商代统治者的占卜记录。 (二)甲骨的整治、钻凿、占卜与刻辞 (三)行款 (四) 甲骨的发现和研究 1899年 王懿荣 刘鹗 《铁云藏龟》 罗振玉(雪堂)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 ” 郭沫若(鼎堂) 《卜辞通纂》、《殷契粹编》 董作宾(彦堂)(甲骨文分期) 陈梦家(1911-1966):《殷墟卜辞综述》 胡厚宣——甲骨学的集大成者。 李学勤与裘锡圭——新一代学者。 (五)甲骨文选读 二、金文 (一)青铜器简介 (二)金文简介 (三)金文选读 三、商代其他文字 四、商代文字形体上的特点 (一)甲骨文和金文在字体上有不同的特点: 金文: 基本上保持着毛笔字的样子。 甲骨文: 改圆形为方形。 改填实为勾廓。 改粗笔为细笔。 (二)商代文字的簡化: 甲骨文: 犬 牛 止 (三)有些字的寫法不固定 (四)有些字字形的方向不固定 第二节 西周春秋文字 一、概述 (一)金文 (二)西周甲骨文 (三)盟书 二、西周春秋金文选读 三、西周春秋文字形体的演变 (一)西周文字形体的演变 西周金文形体演变的主要趋势是线条化、平直化。 线条化指粗笔变细、方形圆形的团块为线条所代替等现象。 西周前期 西周后期 春秋 (昭穆以前) (恭懿以后) 平直化指曲折象形的线条被拉平,不相连的线条被连成一笔等现象。 西周前期 西周后期 春秋 (二)春秋文字形体的演变 1.继承并发展规整字体 铭文 初吉丁亥, 季妃盥(盤), 萬年,永 熙,壽考 保用之。 2.日常书写的便捷化倾向 字體趨扁,筆畫草率并趨于簡短 。 铭文 秦子作造中辟元用,左右巿魼,用頂,宜。 3.风格多样化有所表现,地域性萌芽 齐国 齐侯作朕(媵)子仲姜宝盂,其眉寿万年,永保其身,子子孙孙永保用之。 4.美化修飾的萌芽与发展 第三节 六国文字 六国文字形体上的特点 (一)六国文字形体上最显著的特点是俗体的流行。 俗体之中最常见的是简体。 六国文字的笔道通常比春秋以前的文字平直。 (二)在六国文字里也出现了一些加点画或偏旁的繁化现象 (四)在俗体流行之外,六国文字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各国文字异形。 第四节 秦系文字 一、概述 秦系文字指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以及小篆。 1.石刻文字 石鼓文:春秋战国间的秦国文字。 峄山刻石 2. 金文 战国时代的秦国金文,多见于兵器、权量、虎符等器物上。 廿六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爲皇帝,乃詔丞相狀、綰:灋度量則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之。 简帛文字 睡虎地秦墓竹简 《说文》里的小篆 二、秦系文字的形体特点 秦系文字也有正体、俗体之分。 秦系文字的俗体就是隶书形成的基础。 秦系文字的正体 春秋战国时代里,秦国正体文字形体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字形规整匀称程度不断提高,象形程度進一步降低。 從小篆跟石鼓文的形体对比,也可以看出這種特點: 2.一部分字形经过明显的简化。 3.異體的存在 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异体的存在当然不可避免。 偏旁位置不固定的现象,就是在隶书楷书里也还没有绝迹。 李斯等人標準字體的整理工作。 第五章 汉字形体的演变(下):隶楷阶段的汉字 隶变 大约从战国中晚期开始,经历秦、西汉,以秦系文字的小篆为主的汉字经由古隶到今隶的演变,不断改变、破坏汉字图画式的象形的线条结构,使之符号化并趋于定形的过程,就是隶变。 隶变是一个渐变的、漫长的过程。因此,在整个隶变阶段,不同时期的通行文字就呈现出比较复杂的面貌。 在秦孝公时代的铜器铭文里,就可以看到正体和俗体并存的情况。 秦孝公十八年(前334)所造的商鞅量上的铭文是极为规整的正体。 孝公十六年所造的商鞅矛镦上的铭文则是很草率的俗体。 孝公之后,文字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俗体也随着越来越流行了。在铜器(主要是兵器)铭文、漆器铭文、以至印文、陶文里,都可以看到俗体字。 (11) 在秦国文字的俗体里,用方折的笔法改变正规篆文的圆转笔道的风气颇为流行。有些字仅仅由于这种变化,就有了浓厚的隶书意味。 睡虎地秦简 从笔法上看,在简文里,正规篆文的圆转笔道多数已经分解或改变成方折、平直的笔画。 在简文字体方面还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所有左边从“水”的字都把“水”旁写做“ ”,像 正规篆文那样写作“ ”的例子连一个也没有。 可以把秦简所代表的字体看作由篆文俗体演变而成的一种新字体。 隶书在战国晚期就已经基本形成了。隶书显然是在战国时代秦国文字俗体的基础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