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雪艳艺术形象探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尹雪艳艺术形象探微

尹雪艳艺术形象探微   摘 nbsp; 要:《永远的尹雪艳》自发表以来,频繁引得评论者的眷顾,最终捍卫了它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地位。本文试图以时间为切入点,结合作者创作背景,从人物形象的超验性及象征性进行深度解析,探究永远的尹雪艳得以永远的秘密。 中国论文网 /7/view-7233348.htm   关键词:艺术形象;时间观;超验性;象征性   中图分类号:I207.42 nbsp; nbsp; nbsp; 文献标识码:A nbsp; nbsp; nbsp; nbsp;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005-02   正如余秋雨在评价白先勇创作时所言:“白先勇最醒人耳目的艺术追求就在于对无情时间的反复品尝。”在白先勇的小说创作中,无论是躁动不安的《寂寞的十七岁》,还是隔海望乡的《台北人》,抑或是漂在异国他乡的《纽约客》,都执着于诉说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苍凉与悲怆。因此,白先勇小说中的人物悲剧命运归根结底都源于对不可逆转的时间的绝望反抗。《永远的尹雪艳》仍然延续了这样的主题,所不同的是,主人公尹雪艳超越了时间,成为特殊的审美意象。   一、白先勇与西方哲学观   白先勇1937年生于广西桂林的名门望族,父亲白崇禧是中国国民党桂系将领,因幼时被诊断患有肺结核,不能就学,白先勇的童年基本是与书为伴,奠定了他在中国古典文学上的深厚功底。抗日战争时,白先勇随家人辗转到过重庆、上海、南京、香港等地,后移居台湾。1956年,白先勇考取台湾省立成功大学水利工程学系,后转学台湾大学外国文学系。1958年,他在《文学杂志》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金大奶奶》。两年后,他与同学欧阳子,陈若曦,王文兴等共同创办了《现代文学》杂志,并发表了《月梦》、《玉卿嫂》、《毕业》等小说多篇。1962年,白先勇在经历丧母之痛后,飞赴美国爱荷华大学学习文学理论和创作研究。取得硕士学位后,白先勇到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国语文及文学,并定居至今。   作为一个成绩卓著的现代派作家,白先勇受过西方现代哲学思想和文学的较大影响,特别是西方哲学中的时间观,尤其是当时存在主义哲学的超验时间观。存在主义认为时间没有主客之分,它是此在得以展开的平台。此在生存着,但它又向死的存在着,此在朝着死亡的可能性筹划未来,超越自身。白先勇将西方现代主义的表达技巧融合到中国传统表达中,并且力求将其转变为本土化的文化符号,纳入民族化、个人化的感性表述系统,富于历史兴衰和人世沧桑感。因此,白先勇的小说创作侧重描写新旧交替时代人物的故事和生活,通过今昔对比来表达时光易逝、青春不常在的感慨。   二、尹雪艳形象的超验性   《永远的尹雪艳》之所以区别于白先勇其它小说创作,被作为一个特例提出来,主要是因为主人公尹雪艳艺术形象塑造的超验性。对时间的敏感常常使作者在小说创作中发出“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的感慨,可就是在这样一种时光易逝、青春不常在的艺术氛围内,靠出卖色相为生舞女尹雪艳却能逆时光而生长,“总也不老”。尹雪艳的不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容貌恒久不变。作为上海百乐门曾经红极一时的舞女,尹雪艳超然于时间赋予风尘女子常有的悲剧命运,成了始终屹立社交界不倒的常青树。十几年过去了,那一班在上海百乐门舞厅替她捧场的五陵年少,有些头上开了顶,有些两鬓添了霜,可不管人事如何变迁,尹雪艳“一径那么浅浅的笑着,连眼角儿也不肯皱一下。”不仅时间的流逝没有在尹雪艳身上留下任何痕迹,空间的转换也没有给尹雪艳带来丝毫落差,她门前的车马也从未间断过,台北仁爱路上的尹公馆依旧维持着上海霞飞路上的排场。因此,尹雪艳成了百乐门时代永恒的象征和京沪繁华的佐证。   其次,相比世人争夺厮杀,尹雪艳始终是从容的。尹雪艳去徐府吊唁。作为犯了“重煞”的女人,尹雪艳是徐壮图死亡的“罪魁祸首”,“没有谁能料到她居然有胆识闯进徐家的灵堂来”,而且如此淡定自若。白先勇用轻盈盈、不慌不忙、一挥而就、款款等一系列形容词描述尹雪艳在灵堂上的从容。礼毕,她竟然“还走到徐太太面前,伸出手抚摸了一下两个孩子的头,然后庄重的和徐太太握了一握手”。尹雪艳有自己的旋律、自己的拍子,绝不因外界的迁异影响到她的均衡。   正是尹雪艳的不老和从容让尹雪艳充满神秘感,以至于成为男人致命的诱惑。在女人眼里,尹雪艳犯了重煞,沾染她的男人轻者败家、重者人亡。小说用被下狱枪毙的王贵生、丢官破产的王处长,以及最终死于非命的徐壮图三个男人的悲惨结局佐证了传言。但尹雪艳重煞的名头不仅没有让上海洋场的男人们退避三舍,相反更勾起了他们的冒险精神和征服欲。女人说尹雪艳是祸国殃民的妖孽,男人却认为她是普度众生的观世音菩萨。白先勇一边饶有兴味地躲在全知视角下看人们对尹雪艳评头论足,一边又忍不住跳出来,称她是冰雪化成的精灵和能发出神谕的女祭司。正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