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萨满教的文学审美化
萨满教的文学审美化
【摘要】萨满教经过历史的不断变革,其中“万物有灵”观念至今依然深潜在北方诸民族人们的头脑中。萨满教虽然有其愚昧的落后成分,但在当代文化思潮中,也有其促进解放想象空间、反思人类局限的进步作用。
【关键词】萨满教 宗教 当代性
引言
“萨满”(saman)是满――通古斯族语言,原意是“因兴奋而狂舞”的人。“萨满“一词在史书上最早见于宋朝文人徐梦萃所著《三朝北盟会编》,书中在记载了女真人风俗:“珊蛮(萨满)者,女真语巫妪也,以其通变如神,粘罕(金国大将)一下皆莫之能及。”[1]这是最初对于“萨满”的观念和释义。随着历史前进,萨满教原始宗教的“万物有灵”观念至今依然深潜在北方诸民族人们的头脑中。
一
萨满教深邃的文化内涵,对北方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萨满教所反映的世界观已经渗透于北方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渗透于流传的口头文学和艺术创作中。但是,当萨满教作为文学描写对象走进文学世界时,就出现了不同的对待萨满教的态度,也引发了人们关于文明与愚昧对峙的思考。
萨满教作为一个宗教存在,虽然说其理念中一部分具有前瞻性,但其中还是存在宗教迷信、神秘主义等缺陷。当萨满教作为文学对象时,就会有学者或支持或反对。在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中,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病了,婆婆不是去请大夫来治病,而是舍大把的钱给她请萨满跳大神、求偏方,最后小团圆媳妇被萨满巫师的“跳大神”坑死了。在这里,萨满教无疑是迷信害人的东西,是人们谴责的对象。“反萨满教”的命题自然很符合新文化运动的主张,也是顺应了当时的文化大潮。
周作人也是极力反对萨满教的。他在《萨满教的礼教思想》一文中写道:“中国据说以礼教立国,是尊奉至圣先师的儒教国,然而实际上国民的思想全是萨满教的。中国决不是无宗教国,虽然国民的思想力法术的分子比宗教的要多得多。”因此,他“相信要了解新中国的人心,而要了解礼教更非从萨满教入手不可。” [2]在他认为,萨满教的神是“野蛮残忍的多神”,虽然人们宣称是信仰的神力,但实际上却是对物质的崇拜。在这一点上,周作人认为萨满教将会引导人们由信奉礼教伦理进而变成简单的物质崇拜,这对国人是极其有害的,所以他在文章里也是给以了反对声音,认为萨满教是不利民智的发达的。
二
然而,事情总有两面。当代作家郑万隆就在他的“寻根”小说中描写了萨满教的两面性。在短篇小说《黄烟》中,作家以一个少年勇敢怀疑神地、上山踩神的行为,对照出了大人们的蒙昧。而他最后死于非命的结果也揭示了愚昧扼杀青春勇气的一幕。但到了中篇小说《我的光》中,萨满教的另一面就出现了。老猎人库巴图因为信山神、信“山里的一切……都是有灵性的。库巴图的虔诚情感甚至感动了本来是为了开发山林而进山考察的纪教授,使这位教授竟然也在萨满教情感的影响下,转变了观念,最后鬼使神差地与大山融为了一体。纪教授死后“奇怪的是身上没有一处伤,脸上非常平静安详,半张着的眼睛里还有喜悦的神色悠悠地流出来”,带有一定的神秘主义色彩和宗教色彩,但也可为以为深长。[3]
在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有两个萨满的形象特别令人难忘:其中一个是尼都萨满。他通过跳神使侄女苏醒了过来。这样的神通他后来还多次显现过。他不仅能让失明者重见光明,让生了疥疮的孩子不再痛苦,并且能让生病的驯鹿痊愈,他甚至可以让日本鬼子的战马死去。但值得注意的是,作家并没有把他塑造成无往不利的神的形象。他不幸和弟弟同时爱上一个姑娘,只好忍痛退让,并因此而产生了异于常人的能力。他可以几天几夜不吃不喝,光脚走过荆棘丛也毫发无伤。但他对弟媳一直充满好感,为此甚至不顾氏族的习俗,追求守寡的弟媳。而当他费尽力气也没能祛除瘟疫时,他也会痛哭失声,并且迅速地衰老下去。他与我们平时所见的万能的神有所不同,有神通的一面,也有普通人的情感。
继承了尼都萨满的法器和神衣的,是妮浩萨满。她使马粪包起死回生,但她的女儿也因为在林中遭遇了马蜂的袭击而不幸夭折。她为了求雨浇灭山火,她在祈来的大雨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这样,她和尼都萨满一样,成为了以神秘法力救人急难的仁者。在小说的尾声里,有这样一句话:“尼都萨满和妮浩的悲凉命运, 使我们不想再看到一个新萨满的诞生。”作者并不是哀婉萨满文化的终结,而是赞扬了萨满的善良、奉献精神,也写出了萨满文化的独特魅力。
结语
新时期以来,文学的多元化、思想的多元化已是不可改变的格局。而在这多元化的格局中,就有神秘主义的一元。马原曾经坦陈:“我比较迷信。信骨血,信宿命,信神信鬼信上帝。泛神――一个简单而有概括力的概括”。[4]他那些 “西藏故事”正好是他信神秘主义的证明。贾平凹也曾经说:“我作品中写的这些神秘现象都是我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都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东西”,因为“我老家商洛山区秦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