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雨说》表格式教案2
武威第十四中学 “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
编写时间: 2011年8月30日 学期总第3课时 修改时间: 年 月 日
学 科 语 文 授 课 时 间 设计者 王 喆 授 课 班 级 九(1) 教授者 王 喆 课 题 《雨说》(第一课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三
维
目
标 知识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能力目标 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2、通过学习诗作,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 2、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教学方法 引导 诵读 合作探究 教学资源 与本文相关资料、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图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思考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导入
作者
简介
研习课文
一、导入新课: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而诗人郑愁予的寸却获得了一种生动活泼的灵气。
二、解题、作者简介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诗人在80年代曾多次选为台湾各文类“最受欢迎作家”,名列榜首。他的诗作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著称,意象多变,温柔华美,自成风格。《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
三、研习课文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
田圃(pǔ) 禁锢(jìn’gù) 留滞(zhì) 喑(yīn)哑(yǎ) 襁(qiǎng)褓(bǎo)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指导:
(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停顿:
(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 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
学生联想回顾相关知识
学生通过了解作者,初步感知课文
学生默读自学字词
学生批注相关知识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连等作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思考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研习课文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三)研讨与探究
1.提问学生“雨说”它在诗中出现了几次。以此引导学生理出诗作结构,并和学生一起为诗作的四个部分命名。
a.第一部分:(一至三节) 雨的到来
b.第二部分:(四至五节) 雨的邀请
c.第三部分:(六至八节) 雨的来意
d.第四部分:(九节) 雨的祝福
2.提问: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是什么艺术表现手法?
是第一人称写作,是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题目是“雨说”,因此全诗都是用雨的口吻直接叙述,直接抒情。
3.提问: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出现过哪些景物?
田圃、牧场、鱼塘、小溪。
4.说明诗作开篇点题,雨在大地的期待中到来,第一节描绘了大地枯旱的景象:田圃荒凉,种子禁锢;牧场枯黄,牛羊绝迹;鱼塘低浅,游鱼缺水;小溪干涸,水落石出。
想象缺少雨水滋润的大地的景象,体会春雨来临所带来的生命气息。
5.概括出诗中雨到来之后大地的景象。
田圃泥土润如油膏,牧场新苗添绿,池塘鱼儿欢腾,溪水叮咚流淌。
6、齐读第1-5节
提问:雨让大地生气勃勃,那么在诗人笔下,雨是什么样子的?
可以结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