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轻量化总结答辩精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众甲壳虫系列 雷诺CLIO Ⅱ(sports) 标致307 塑料翼子板优势 目前塑料翼子板设计主要关注问题: 1.塑料翼子板材料膨胀系数相对金属材料较大,设计时需对间隙断差、尺寸公差进行重点控制;2.模具设计及制造工艺控制;3.喷涂方式与总装线设计的结合;4.根据成本分析,5万量产量以下塑料翼子板有系统成本优势,5万量以上则较金属有更大的成本压力。 典型以塑代钢技术介绍 1.塑料翼子板(fender) 传统材料:金属 替换材料: PPO+PA 金属重量:2.45kg 塑料重量:1.15kg (单件) 本田 Civic 雷诺 Mégane R26 R 减重 = 50% 设计自由度 = 独一无二的造型 零件集成 = 降低复杂性 以塑代钢技术介绍 2.塑料车窗玻璃 传统材料:玻璃 替换材料: PC 玻璃重量:5kg 塑料重量:2.5kg 外板:PC/ABS 内板:PP+30LGF 福特kuga 设计:设计自由度高,成型工序简单 节能:减轻重量约30% 安全:提高防撞能力 集成:后窗整合,减少装配工序 典型以塑代钢技术介绍 3.塑料背门系统 传统材料:金属 替换材料: PP+LGF PPO+PA 金属重量:20kg 塑料重量:13-14kg 典型以塑代钢技术介绍 4.塑料方向盘 优势: 1.轻量化:可减重0.5-0.7kg 2.零件集成化: 可集成部分电器件安装固定结构 3.工艺多样化:可实现多种工艺效果(水转印、IMD) 4.环境友好:易回收 在我国,塑料件约占汽车自重的7%~10%,举例来说,在轿车和轻型车中,CA7220小红旗轿车中的塑料用量为88.33kg,上海桑塔纳为67.2 kg,奥迪为89.98 kg,富康为81.5 k g,依维柯0041则为144.5 kg;在重型车中,斯太尔1491为 82.25kg,斯太尔王为120.5 kg。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汽车用塑料的品种按用量排列依次为PP,PVC,PU,不饱和树脂,ABS,PF,PE,PA,PC,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 复合材料即纤维增强塑料,是一种增强纤维和塑料复合而成的材料。常用的是玻璃纤维和热固性树脂的复合材料。增强用的纤维除玻璃外,还有高级的碳纤维、合成纤维。复合材料作为汽车材料具有很多优点:密度小、设计灵活美观、易设计成整体结构、耐腐蚀、隔热隔电、耐冲击、抗振等。 目前玻璃钢复合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欧美车系中。其中尤以SMC(片状模塑料)和GMT(玻璃纤维增强型热塑性塑料)的应用最为广泛。曼、雷诺、沃尔沃、奔驰、依维柯、达夫等欧洲重型卡车制造商的驾驶室材料中,都大量选用了SMC。在国内,SMC材料在汽车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商用汽车领域。中国重汽、陕西重汽、福田欧曼、重庆红岩等主要重型卡车制造商,其驾驶室的制造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SMC材料。 塑料复合材料替代传统金属 172 193.6 241.3 367.9 车身侧围 底板 横梁 横梁 车顶 碳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玻纤复合材料 玻纤复合材料 钢 塑料复合材料越来越多的用来替代传统金属材料,成为实现汽车轻量化用材主要趋势之一。 各种材料车身质量对比 各种材料能量吸收性能比较 数据来源 /news/content-350518.aspx 据最新统计,汽车行业的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消耗量约占其世界总消耗量的80%。其中欧美消耗量大约占95%(欧洲占80%,美国占15%)。 地区 2004年产量/百万kg(百万磅) 2009年产量/百万kg(百万磅) 年平均增长率/% 全球 108(239) 245(541) 18 北美洲 44(96) 77(169) 12 西欧 34(74) 73(163) 17 亚洲 31(69) 95(210) 25 在复合材料价值链中,原材料、 浸渍、结构件制造等中间产品加工成本占50%以上。其原材料和浸渍成本具有相对稳定性,降低结构件的制造成本成为关键。 与整车价位有关的材料轻量化设计技术路线 1、低价位车型(< 10万): 以钢为主+玻纤增强材料的应用; 2、中等价位车型(10-20万): 以钢为主+少量的铝合金+玻纤增强材料的应用; 3、高价位车型(20-80万): 以钢为主+多量的铝合金+玻纤增强材料的应用; 4、高端车型(>80万): 以铝合金为主+玻纤增强材料和碳纤复合材料的应用; 复合材料典型应用案例 SMC材料的应用 不锈钢或铝合金 SMC 项目 SMC件 铝合金件 减重率 重量,Kg 14.5 19.2 24% 项目 SMC工作台性能 耐高低温 115℃ — -40℃ 无开裂、变形、发粘、变色 抗冲击性 高冲击、

文档评论(0)

宝贝计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