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中毒的紧急救护(二)——镇静催眠药中毒、杀鼠剂中毒 平阴县骨科医院 王绍增 二○一四年二月二十日 定义 镇静催眠药中毒是由于服用过量的镇静催眠药而导致的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过度抑制的疾病。 镇静催眠药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剂量不同可分别具有镇静、催眠和麻醉作用。 镇静催眠药中毒表现为嗜睡、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共济失调、发音含糊不清、步态不稳、眼球震颤、共济失调、明显的呼吸抑制。 分类 分急性中毒、慢性中毒。 急性中毒是指短期内服用大量药物而出现的病症。 慢性中毒是指病人因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产生对药物的耐受性和依赖性,从而需不断增加用药量,一旦中止用药,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戒断症状。 分类 1、苯二氮卓类;2、巴比妥类;3、非巴比妥非苯二氮卓类 (水合氯醛、格鲁米特、甲喹酮、甲丙氨酯)。 在急性中毒病人中,镇静催眠药中毒死亡者约占0.5~12%。 死亡的发生取决于: 服用药物的剂量、抢救措施是否及时、 病人对药物的敏感性。 发病机制1 镇静催眠药具有脂溶性,其吸收、分布、蛋白结合、代谢、以及起效时间和作用时间,都与药物的脂溶性有关。 脂溶性强的药物易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成为短效药。 苯二氮卓类可增强 r-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的功能。 发病机制2 神经突触后膜有由苯二氮卓受体、GABA受体、氯离子通道组成的大分子复合物。 苯二氮卓类与苯二氮卓受体结合后,可加强GABA与GABA受体结合的亲和力,使与GABA受体偶联的氯离子通道开放而增强GABA对突触后的抑制功能。 发病机制3 巴比妥类对GABA能神经有与苯二氮卓类相似的作用,但两者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有所不同,作用也有所不同。 苯二氮卓主要选择性作用于边缘系统,影响情绪和记忆力。 发病机制4 巴比妥类主要作用于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而引起意识障碍。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有剂量-效应关系,随剂量增加,由镇静、催眠到麻醉,直至延脑中枢麻痹。 非巴比妥非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与巴比妥类相似的作用。 临床表现——巴比妥类中毒 中度中毒:昏睡或昏迷。呼吸变慢。 重度中毒:深昏迷、呼吸浅慢或停止,血压、体温下降,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等。 大剂量巴比妥类药物可直接造成大脑皮质及基底神经节的损害,同时使肝脏、肾脏及毛细血管发生脂肪变性。 巴比妥类药物的致死量随许多因素而改变。一般情况下,摄入10倍以上催眠剂量的药物,可导至严重中毒。 临床表现——苯二氮卓类中毒 主要表现为嗜睡、头晕、言语含糊不清,意识模糊、共济失调,很少出现严重的长时间深度昏迷和呼吸抑制等。 同时应考虑是否服用了其他镇静催眠药或酒等。 临床表现——其他类镇静催眠药中毒 水合氯醛:可有心律失常、肝肾功能损害。 格鲁米特:意识障碍有周期性波动,有抗胆碱能神经症状,如瞳孔散大等。 甲喹酮:可有明显的呼吸抑制,出现锥体束征如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抽搐等。 甲丙氨酯:常有血压下降、心律失常、体温升高。 急性中毒的诊断 有服用大量镇静催眠药史。 出现意识障碍和呼吸抑制和血压下降。 胃液、血液、尿液中检出镇静催眠药。 注意排除其他疾病。 根据服药史、症状及体征可以作出初步诊断,单靠体检很难判定是哪种药物中毒,对蓄意自杀者,镇静安眠药往往不是唯一的中毒剂,要注意是否同服了大量酒精,对中枢抑制剂混合中毒的情况,最终诊断需依靠体液(血、尿、胃液等)中化学物质鉴定。 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的救护要点 原则: 维持受抑制器官的正常功能,直到机体将药物代谢和排出。 及时转诊!!! 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的救护要点 措施: 维持昏迷患者的生命体征。 清除毒物。 特效解毒疗法。 治疗并发症。 支持治疗。 概念 杀鼠剂是用于控制鼠害的一类农药。狭义的杀鼠剂仅指具有毒杀作用的化学药剂,广义的杀鼠剂还包括能熏杀鼠类的熏蒸剂、防止鼠类损坏物品的驱鼠剂、使鼠类失去繁殖能力的不育剂、能提高其他化学药剂灭鼠效率的增效剂等。 杀鼠剂中毒多见幼儿误食或自杀口服等情况 。 分类1 按杀鼠作用的速度可分为速效性和缓效性两大类。 速效性杀鼠剂或称急性单剂量杀鼠剂,如磷化锌、安妥等。 特点是作用快,鼠类取食后即可致死。缺点是毒性高,对人畜不安全,并可产生第2次中毒,鼠类取食一次后若不能致死,易产生拒食性。 分类1 缓效性杀鼠剂或称慢性多剂量杀鼠剂,如杀鼠灵、敌鼠钠、鼠得克、大隆等 。 特点是药剂在鼠体内排泄慢,鼠类连续取食数次,药剂蓄积到一定剂量方可使鼠中毒致死,对人畜危险性较小。 分类2 按作用方式可分为 胃毒剂 熏蒸剂 驱避剂和引诱剂 不育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