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超临界锅炉介绍要点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哈锅超超临界锅炉技术介绍 哈锅超超临界锅炉 业绩与特点 全球市场占有率 在日本电站锅炉市场占有率 MHI超临界锅炉供货记录 到2003年11月止 MHI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燃煤锅炉业绩示例 1、MHI垂直管圈水冷壁超临界与超超临界锅炉可靠性 1991~2000 三隅电站燃煤1000MW锅炉 哈锅1000MW超超临界锅炉 方案介绍 设计条件 设计煤种:神府东胜煤 校核煤种:山西晋北煤 哈锅1000MW超超临界锅炉技术参数(一) 炉型:MHI垂直水冷壁变压运行辐射式超超临界直流炉(MO-SVRR) 主蒸汽流量: 2953 t/h(BMCR) 再热汽流量: 2446 t/h(BMCR) 蒸汽压力 过热器出口: 27.56 MPa.g(BMCR) 再热器入口: 6.14 MPa.g(BMCR) 再热器出口: 5.94 MPa.g(BMCR) 蒸汽温度 过热器出口: 605 ℃(BMCR) 再热器入口: 377 ℃(BMCR) 再热器出口: 603 ℃(BMCR) 给水温度 298 ℃(BMCR) 哈锅1000MW超超临界锅炉技术参数(二) 炉膛容积热负荷 82.7 MW/m3 炉膛截面热负荷 4.55 KW/m2 炉膛出口烟温 990 ℃ 屏底烟温 1300 ℃ 一次风温(空予器进口) 29 ℃ (BRL) 二次风温(空予器进口) 23 ℃ (BRL) 排烟温度(修正前/修正后) 128/124 ℃ (BMCR) 炉膛出口过剩空气系数 1.15( BMCR ) 锅炉保证效率 93.65 % (BRL) 煤耗量 364 T/H(BMCR) 哈锅1000MW超超临界锅炉结构参数(一) 炉膛宽×深 32.084m×15.67m 锅炉高度(从水冷壁下集箱到顶棚管) 66.6m 后竖井深度 12.177m 总深度(从前水冷壁到后包墙) 33.847m 水冷壁下集箱标高 6.3m 过热器顶棚标高 73.9m 大板梁下沿标高 81m 最外排柱中心线间纵向跨距 53.8m 最外排柱中心线间横向跨距 69.6m 上层燃烧器中心线到屏底高度 22.364m 下层燃烧器中心线到冷灰斗拐点高度 6.941m 哈锅1000MW超超临界锅炉结构参数(一) 炉膛宽×深 34.220m×15.67m 锅炉高度(从水冷壁下集箱到顶棚管) 66.6m 后竖井深度 12.177m 总深度(从前水冷壁到后包墙) 33.847m 水冷壁下集箱标高 6.3m 过热器顶棚标高 73.9m 大板梁下沿标高 81m 最外排柱中心线间纵向跨距 53.8m 最外排柱中心线间横向跨距 69.6m 上层燃烧器中心线到屏底高度 22.364m 下层燃烧器中心线到冷灰斗拐点高度 6.941m 超临界滑压运行锅炉炉膛的发展过程 垂直管圈水冷壁与螺旋管圈水冷壁比较 与光管相比,内螺纹管优良的传热特性 Manifolds for flow mixing and distribution Design Basis Furnace Intermediate Header Design Basis 先进的装在管内的水冷壁入口节流孔圈 垂直管圈水冷壁与螺旋管圈水冷壁相比的优点 —对高可靠性所作的贡献— (1) 结构简单 —易于制造和安装 —安装周期较短 —热应力较小 (2) 水冷壁阻力较低 —优良的流动稳定性,导致较小的温度偏差 —降低了厂用电 (3) 结渣较少 —易于用吹灰器清除结渣 —不会产生局部堆渣 水冷壁结构简单 安装中的垂直水冷壁(SV)和螺旋管圈水冷壁 可靠性比较 水冷壁结渣比较 螺旋管圈(SS)与垂直管圈(SV)水冷壁比较 总结1/2 MHI垂直管水冷壁变压运行超临界锅炉业绩 已投运超超临界变压锅炉 燃烧系统介绍 燃烧及制粉系统 燃烧系统选用6台RP1163中速磨直吹制粉系统 八角切向摆动燃烧器风箱结构 均等配风 燃烧器相对拉开和AA风箱拉开布置 采用六层PM一次风口,浓淡喷口相对布置 设有三层油枪用于锅炉点火及低负荷稳燃 合理的一、二次风动力参数保证煤粉的充分燃烧 八角切向燃烧的特点 1、将整个炉膛作为二个大燃烧器组织燃烧,因此对每只燃烧器的风量、粉量的控制简单。 2、锅炉负荷变化时,燃烧器按层切换,使炉膛各水平截面

文档评论(0)

宝贝计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