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事故的根源 能量或危险物质 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危险物质:一种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重大危险源概念的扩展 重大危险源:是指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 生产经营单位重大危险源在生产过程、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 生产经营单位应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的实施方案;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使其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信息告知相关单位和人员; 生产经营单位应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中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定期的检测,对重要的设备、设施进行经常性的检测、检验,做好检测、检验纪录;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 对存在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整改,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并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制定相应的现场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应急救援预案的各项措施,每年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生产经营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地区的重大危险源应做好备案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对重大危险源各类信息实施动态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重大危险源存在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生产经营单位立即整改;在整改前或者整改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生产经营单位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难以立即整改的,要限期完成整改,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监控措施。 计算模型 评价的总体数学模型 式中: (B111)i-第i种物质危险性的评价值; (B112)i -第j种工艺危险性的评价值; Wij -第j项工艺与第i种物质危险性的相关系数; B12 -事故严重度评价值; B21 -工艺、设备、容器、建筑结构抵消因子; B22 -人员素质抵消因子; B23 -安全管理抵消因子。 评价过程的简单描述 重大危险源的分级 推荐用下列关系式作为危险源分级标准: 一级重大危险源: A*≥3.5 二级重大危险源: 2.5≤A*3.5 三级重大危险源: 1.5≤A*2.5 四级重大危险源: A*1.5 建议的危险源控制程度分级依据: A级: B2≤0.001 B级: 0.001B2≤0.001 C级: 0.01B2≤0.1 各级重大危险源应该达到的受控标准是:一级危险源在A级以上,二级危险源在B级以上,三级和四级危险源在C级以上。 重大危险源快速评价方法 重大危险源快速评估方法主要依据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进行评价,以预测事故发生的死亡半径为主要评价指标,以死亡半径的大小进行重大危险源的分级。 事故后果预测的原则 最大危险原则 如果危险源具有多种危险物质或多种事故形态,按后果最严重的危险物质或事故形态考虑;如果一种危险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事故后果相差悬殊,则按后果最严重的事故形态考虑。 概率求和原则 如果一种危险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事故后果相差不太悬殊,则按统计平均原理估计总的事故后果。 假设条件 在估算事故后果时,假设事故的伤害效用是各向同性的,且无障碍物; 伤害区域是以单元的中心为圆心、以伤害半径为半径的圆形区域 。 计 算 模 型 爆炸伤害模型 火灾伤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