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性疾病教程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病因与分类 2 .按病因分类 细菌性肺炎 非典型病原体肺炎 病毒性肺炎 真菌性肺炎 其它病原体所致 理化因素所致肺炎 (二)病因与分类 3 .按患病环境分类 社区获得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 (二)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 (Klebsiella Pneumonia) 1.致病菌 肺炎克雷伯杆菌 存在于正常人的上呼吸道及肠道 机体免疫力↓,经呼吸道吸入肺内而感染 2.易感者 年龄>40岁 男性占90% 长期酗酒、久病体弱 尤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低下或全身衰竭的住院病人 3.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 寒战、高热、胸痛 痰液 为黏稠脓性 量多,带血,灰绿色或砖红色、胶冻状 严重者:可早期出现休克 预后差 4.胸部X线 典型表现 为肺叶实变,凝胶样沉重的痰液引起的叶间隙下垂。 尤其是右上叶实变伴叶间隙下坠,对肺炎杆菌感染有诊断意义。 肺炎杆菌肺炎(右肺下叶) 5.治疗要点 首选药物 头孢菌素类药物和氨基糖苷类 严重者联合用药 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药物 (三)肺炎支原体肺炎 (mycoplasmal pneumonia) 1.概述 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急性炎症。 常同时有咽炎、支气管炎和肺炎。 经呼吸道传播,常造成家庭内成员间传播。 2. 病原—肺炎支原体 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 经口、鼻分泌物在空气中传播 健康人经吸入而感染 病原体在呼吸道黏膜内形成常驻—携带者 吸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抑制纤毛活动与破坏上皮细胞 常驻在黏膜内的肺炎支原体在接受腔镜检查时, 可进入黏膜下和血流并播散 致病性:病原体或其代谢产物所致的过敏反应 3. 临床表现 非典型肺炎 起病较缓慢(数天到1周的无症状期 ) 症状 乏力、咽痛、纳差、肌痛 发热:可持续2~3周(37.8~38.5℃ ) 咳嗽:明显,为阵发性、刺激性呛咳,夜间重 咳少量黏液 持续咳嗽可发生胸骨旁胸腔疼痛 体征 咽部充血、红肿 颈部淋巴结可肿大 肺部体征不明显,与肺部病变程度常不相称 4.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X线检查 呈多种形态的浸润影,节段性分布 以肺下野多见 血清学检查 类型:支原体抗体测定、冷凝集试验等 支原体IgM抗体阳性可作为急性感染的指标 冷凝集试验 病原体培养 典型的菌落——煎鸡蛋样“fried-egg” 5.治疗要点 首选药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红霉素:因不良反应大,应用受限 阿奇霉素:临床应用广 比红霉素抗菌谱更广 抗菌作用强于红霉素 谢谢! * * * * * 2. 对症、支持治疗 降温、化痰、止咳 补液、维持体液平衡 吸氧、抗休克 (七)护理 1. 常用护理诊断/问题 体温过高 与致病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气道分泌物多、痰液黏稠、胸痛、咳嗽无力等有关 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 2. 主要护理措施 (1 )病情观察或监测 咳嗽、咳痰、胸痛 生命体征、意识、尿量 血气分析等 (2) 休息与活动 急性期卧床 高热消退后尽早下地活动 (3)饮食 提供足够热量 多饮水(1~2L/d) (4)症状护理 咳嗽、咳痰护理 高热时,物理降温 做好口腔、皮肤护理 胸痛者患侧卧位 (5)抗生素治疗的护理 用药的浓度、间隔、配伍禁忌,观察疗效和副作用 (6)协助完成有关检查 指导标本的留取 指导标本的留取 痰标本: 留取下呼吸道标本,防污染 1)?晨起清水漱口3次 2)?用力咳出深部痰液 3)?无菌容器加盖 4)?2小时内送检 5)?无痰患者,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导痰 6) 尽可能在抗生素使用(或更换)前进行 血培养: 菌血症 1) 时机: 抗菌治疗前,寒战高热时 2) 次数: 2~3次 常规3次 3)?量:10ml/次 二、肺炎球菌肺炎 (Pneumococcal Pneumonia) (一)概述 占CAP半数以上,居首位 主要为散发,可借助飞沫传播 感染后可获得特异性免疫 患者多为原健康的青壮年、老年和婴幼儿,男性多见 病变可引起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缺氧 易累及胸膜引起渗出性胸膜炎 上呼吸道正常菌群 多为内源性感染 机体防御功能下降(受凉淋雨、疲劳、酒、病毒感染)或有免疫缺陷时,可进入下呼吸道而致病 肺炎球菌不产生毒素 荚膜中多糖体对组织具有侵袭作用 一般不引起原发性组织坏死或形成空洞 (二)致病菌—肺炎链球菌 (三)临床表现 1. 起病 起病急, 病前常有受凉、淋雨、疲劳、醉酒史 2. 症状 高热、寒战、咳嗽、血痰和胸痛 体温可在数小时内达39~40℃,呈稽留热 患侧胸痛并放射至肩部或腹部, 深呼吸或咳嗽时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