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类生药精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习 1怀中抱月”是以下哪种贝母的经验鉴别术语 A 浙贝母 B 松贝 C 青贝 D 炉贝 E 平贝母 2下列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材是( ) A 黄芪 B 钩藤 C 龙胆 D 降香 E 穿心莲 3西红花浸水中,水染成( ) A 红色 B 棕黄色 C 金黄色 D 黄白色 E 黄色 4半球形,外果皮绿褐色至或棕褐色,密被多数凹点状油室。切面中果皮黄白色,边缘散有1~2列油室,瓤囊7~12瓣,有此特征的药材是( ) A 木瓜 B 砂仁 C 枳壳 D 槟榔 E 瓜蒌 5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具微凹下的网状沟纹,底部中心有圆形凹陷的珠孔,质坚硬,切断面上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样纹理的生药是( ) A 薏苡仁 B 砂仁 C 苦杏仁 D 酸枣仁 E 槟榔 6果实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棱,外表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内有种子团,此药是( ) A 栀子 B 阳春砂 C 槟榔 D 益智仁 E 苦杏仁 7五味子为下列哪科植物的果实( ) A 樟科 B 毛茛科 C 木兰科 D 芸香科 E 伞形科 8、气孔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形或电话听筒形的药材是( ) A 广藿香 B 薄荷 C 益母草 D 麻黄 E 穿心莲 9茎方柱形,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叶对生,展平后呈宽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卵形,轮伞花序,药材揉搓后有特殊的清凉香气,此药材是( ) A 广藿香 B 青蒿 C 薄荷 D 穿心莲 E 益母草 11与水研磨,形成黄棕色乳状液的树脂类中药是( A 降香 B 乳香 C 没药 D 血竭 E 苏合香 12下列关于瓜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来源于葫芦科植物 B 呈类球形或宽椭圆形 C 主含挥发油 D 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的功效 E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动物类中药的应用概况 我国应用动物药的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年前,就开始了蜂蜜的利用;珍珠、牡蛎的养殖始于我国;麝香、鹿茸、阿胶、蕲蛇等在我国的应用也有二、三千年之久。 我国最早的本草《神农本草经》载有动物药65种,最早的法典《新修本草》载有动物药128种,《本草纲目》载有416种, ★药用部位 1.动物的干燥整体 2.除去内脏的动物体 3.动物的一部分 4.动物的生理产物 5.动物的病理产物 6. 加工品 2全体入药(除去内脏的动物体):地龙 蛇类 蛤蚧, 3动物类的一部分: (1)角类:鹿茸、鹿角、羚羊角 3动物类的一部分:(2)鳞类,甲类 穿山甲、龟甲、鳖甲等。 3动物类的一部分:(3)骨类 狗骨: 3动物类的一部分 (4)贝壳类:牡蛎、石决明、蛤壳等。 3动物类的一部分 (5)脏器类:蛤蟆油(雪蛤油)、鸡内金、紫河车、鹿鞭等。 4生理产物(1)分泌物:麝香、蟾酥、 4生理产物 (2)排泄物: 五灵脂 三者的区别 5动物类的病理产物 僵蚕,别名天虫、姜蚕。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产品,它又名白僵蚕,是家蚕幼虫在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干涸硬化虫体 。 6加工品:阿胶、鹿角胶、血余炭等。 练习 1、下列生药以排泄物入药的是 A、蟾酥 B、牛黄 C、白丁香 D、蝉蜕 E、麝香 你们知道这二个药是有什么作用吗? 请好好回想下我们学过哪些有毒的中药? 【功能与主治】 性热,味辛。有大毒。 活血化瘀药。 可用于原发性肝癌、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妇科恶性肿瘤 (卵巢癌、子乳腺癌等 )、甲状腺癌等恶性肿瘤治疗。 用量:0.03-0.06克, 请同学们回忆下有哪些药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呢?? 丹参,红花 西红花,乳香,没药,马钱子,延胡索等 请问你们听过吗,喝过吗 躯体:为椭圆形,背:夹杂有圆而大的鳞片和黄白色斑点。 尾部:具6至7环银灰色环带。 四肢:趾(指)膨大,趾之间具蹼pu迹,底部有吸盘。四足均有五趾、除第一趾之外均有爪。 2、 “西藏蛤蚧”——鬣蜥liè xī科动物喜山鬣蜥,除去内脏的干燥体。主产西藏。 特征:头与躯体之间具长棘刺,最大,尾,超过体长。 金钱白花蛇: 性状:呈圆盘状,头盘在中间,尾细,常纳口内, 背部:黑色或灰黑色,有白色环纹45-58个,黑白相间,白环纹较黑环纹要窄,背鳞细密,通身15行 尾:下鳞单行, 气微腥 味微咸 蕲蛇: 头部: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头”。内有毒牙2枚,大。 身:背部两侧有黑棕相间“V”形斑,成菱形斑纹。习称“方胜纹”。腹部灰白色,夹有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