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沉淀与澄清.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沉淀与澄清 (Sedimentation, or settling and Clarification) 第1节 沉淀原理与分类 一、原理 利用颗粒与水的密度之差,比重>1,下沉 比重<1,上浮 沉淀工艺简单,应用极为广泛,主要用于去除100um以上的颗粒 给水处理――混凝沉淀,高浊预沉 废水处理――沉砂池(去除无机物) 初沉池(去除悬浮有机物) 二沉池(活性污泥与水分离) 二、分类 自由沉淀:离散颗粒、在沉淀过程中沉速不变 (沉砂池、初沉池前期) 絮凝沉淀:絮凝性颗粒,在沉淀过程中沉速增加 (初沉池后期、二沉池前期、给水混凝沉淀) 拥挤沉淀:颗粒浓度大,相互间发生干扰,分层 (高浊水、二沉池、污泥浓缩池) 压缩沉淀:颗粒间相互挤压,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下挤出,污泥得到浓缩。 第2节 自由沉淀(discrete particle settling) 一、颗粒沉速公式(Stokes’ law) 假设沉淀的颗粒是球形 所受到的重力为F1= 1/6 ( d3 ((p - (l ) g 所受到的水的阻力F2=CD (l u2/2 ( d2/4 CD与颗粒大小、形状、粗造度、沉速有关。 平衡时:F1=F2 可得到沉速(terminal velocity)计算公式(对球形颗粒): 对于非球形颗粒: (:形状系数 CD与Re有关。 Re<1, CD= 24/Re (:水的动力粘度,Pa s 该公式难以反映实际,因为实际中颗粒大小不一,不是球形。 但可以了解u的影响因素。 此外,一般d难以测定,在层流区,颗粒太小。可以通过测定u,算出d(注意是名义上的)。 二、颗粒沉淀实验 在ti时,从底部取样,测定Ci 计算 ti( ui = h/ti Ci ( pi = Ci/C0 pi:沉速小于ui的颗粒占全部颗粒的比重 p-u 曲线(颗粒粒度分布曲线) 4.颗粒去除率 在t0 时, u(u0 的颗粒全部去除 u<u0 的颗粒部分去除 hi/h = uit0/(u0t0) = u/u0 通过实验可绘制以下曲线: E-t 曲线 E-u曲线(与水深无关) 中部取样法: P= (C0-C)/C0 *100% 三、理想沉淀池 假设: 颗粒为自由沉淀 水流水平流动,在过水断面上,各点流速相等。 颗粒到底就被去除。 水平流速v=Q/(h0 B) B: 池宽 考察顶点,流线III:正好有一个沉降速度为u0的颗粒从池顶沉淀到池底,称为截留速度。 u(u0的颗粒可以全部去除 u<u0的颗粒只能部分去除 去除率为E=ui/u0 = ui/(Q/A) q=Q/A =u0 表面负荷或溢流率 对于颗粒沉速小于u0的颗粒来讲,去除率为 E=ui/u0 = ui/(Q/A) 由上式可知,颗粒在理想沉淀池的沉淀效率只与表面负荷有关,而与其它因素(如水深、池长、水平流速、沉淀时间)无关。 (Hazen 理论,1904年) 但实际沉淀池是偏离理想沉淀池。 从上式反映以下两个问题: 1)E一定,ui越大,表面负荷越大,或q不变但E增大。ui与混凝效果有关,应重视加强混凝工艺。 2)ui一定,增大A,可以增加产水量Q或增大E。当容积一定时,增加A,可以降低水深――“浅层理论”。 第3节 絮凝沉淀(flocculent settling) 一、特点 在沉淀过程中,颗粒变大,沉淀变大。 悬浮物的去除率不仅与沉速有关,而且与深度,时间有关。 无理论描述公式,只能通过沉淀实验预测沉淀效果。 二、沉淀实验 沉淀柱高度=实际沉淀池深度 1)在时间ti,不同深度测Ci 2) 计算各深度处的颗粒去除百分率 p=(C0-Ci)/C0 *100% 3)绘制去除百分率等值线 4)计算颗粒去除率 方法1:按自由沉淀来类推(参考图16-9) 方法2:中部取样法 P=(C0-C)/C0*100% C:h/2处的浓度 三、沉淀效率、表面负荷和停留时间之间的关系 要求一定的去除率---- 设计停留时间和表面负荷 假定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t------计算总去除率 绘制三者之间的关系曲线 注意:曲线与水深有关。 第4节 拥挤沉淀 (Hindered (Zone) settling) 一、特点 发生在SS浓度较高的情况 分层沉

文档评论(0)

qbjzmxj59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