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摘要:多环芳烃是一类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煤、石油等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易吸附于固体颗粒表面和有机腐殖质,化学结构稳定,能长期存在于自然环境,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微生物对多环芳烃的降解是去除土壤中多环芳烃的主要途径,其降解机理为:土壤微生物在代谢活动过程中能够产生酶来实现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降解,细菌主要通过产生双加氧酶来催化多环芳烃的加氧反应,而真菌可以通过分泌木质素降解酶系或单加氧酶来氧化多环芳烃,两种途径均是首先通过降低多环芳烃的稳定性,使之容易被进一步降解。文章简要介绍了降解多环芳烃的微生物,对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机制进行了综述,讨论了影响微生物修复过程的因素,列举了常见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展望了今后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多环芳烃;土壤污染;微生物降解;降解机理;微生物修复
1引言
多环芳烃(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 是指由2 个或2 个以上的苯环按一定顺序排列组成的碳氢化合物,具有强烈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特性。土壤中的PAHs以4 ~ 6 环的PAHs 为主[1]。化石燃料的燃烧是PAHs 的主要来源。由于人类对化石产品的不断开发利用,PAHs 持续向环境中排放,高温过程形成的PAHs 大都排放到大气中,随着大气环流、大洋环流等循环而不断扩散,空气、土壤及水体甚至南极、高山冰川等都受到PAHs 的污染。PAHs 和其他固体颗粒物等结合在一起,通过干、湿沉降转入湖泊、海洋,最终主要在沉积物、有机物质和生物体中累积,对人类健康和整个生态系统构成威胁[2]。
我国是一个PAHs 污染特别严重的国家,也是PAHs 排放量大的国家。据估算,中国PAHs 的年排放总量超过25 000 t,城市平均排放密度为158 kg·km-2,局部乡村地区排放密度高达479 kg·km-2[3]。由于长期存在高PAHs 的排放量,因而环境中PAHs 的含量也不断上升。上海市土壤中Σ26PAHs 的平均浓度达2 420 ng·g-1,Σ16PAHs 的平均浓度达1 970 ng·g-1[4];沈阳某灌溉农田土壤中PAHs总量甚至高达610.9 ~ 6 362.8 μg·kg-1(表层土0 ~ 20cm)、404.6 ~ 4 318.5 μg·kg-1(表层土20 ~ 40 cm)[5]。人们若长期暴露于含PAHs的环境中,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农作物在含PAHs 的环境中生长,会吸收PAHs,然后通过生物放大间接给人类带来危害。因此,如何降解环境中的PAHs,减少环境风险,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降解多环芳烃的微生物
微生物降解是一种可以将高毒、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转变为低毒或无毒、结构简单的化合物的污染复技术,并具有高效、低成本、污染少等优点。微生物降解已成为最主要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降解多环芳烃的微生物主要为细菌和真菌。自然界中具有 PAHs 降解能力的细菌众多,对PAHs 的迁移和转化具有重要的贡献,如芽胞杆菌属(Bacillus)、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等[6]。Zeng 等[7]从PAHs 污染的农田土壤中分离出NJS-1 和NJS-P两种分支杆菌菌株,研究它们在琼脂板上对PAHs的降解时发现:上述两菌株均能够对芘、菲、荧蒽、蒽及苯并[a]芘进行降解。Balachandran 等[8]从印度某地受PAHs 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链霉菌(Streptomycetaceae),并研究其对石油和PAHs 的降解,结果发现链霉菌在7 d 内(303 K)对柴油、萘、菲去除率分别达到98.25%、99.14%、17.5%。
相较于细菌而言,真菌能降解 PAHs 的种类并不多,但降解PAHs 的效率通常高于细菌,特别是在降解高环多环芳烃方面表现突出。很多研究表明,一些丝状真菌(filamentous fungi)、担子菌(basidiomycetes)、白腐菌(white-rot fungi)和半知菌(deuteromycetes)对四环或者更高环数PAHs 的降解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中白腐菌(white-rot fungi)可分泌由过氧化物酶和漆酶等组成的胞外木质素降解酶系,形成具有高效PAHs 降解体系,对芘、苯[a]并芘等的降解效果明显[9]。
3微生物降解PAHs 机理
3.1好氧降解
好氧生物降解过程也称为有氧呼吸,指微生物在有氧的情况下对污染物质的降解过程,是目前最主要的微生物修复技术。
图1 以菲为代表列出了好养细菌降解多环芳烃的一般途径[10]。好养细菌降解多环芳烃主要是通过产生双加氧酶作用于苯环,在芳环上加入两个氧原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