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起搏心电图及常见起搏故障分析 内容 基本概念 起搏心电图(四种工作方式) 特殊功能起搏心电图 常见故障分析 一、起搏器基本概念 起搏系统 脉冲发生器: 电池为发送电脉冲提供能源 电路控制起搏器工作的 脉冲发生器类型 脉冲发生器的历史 电极导线 将电脉冲从脉冲发生器传到心脏 感知心脏除极 导线的类型 植入途径 经静脉导线:被动固定,主动固定 心外膜导线 极性 单极 双极 经静脉导线有不同的固定装置 被动固定电极 被动固定:叉齿卡在心脏的肌小梁间 主动固定电极 主动固定可使导线放置于心腔内的任何位置 心外膜导线 单极导线 单极导线比双极导线的直径小 单极导线在心电图上的脉冲信号较大 单极起搏系统 电荷从电极顶端电极(阴极)流出 刺激心脏 通过体液和组织返回到脉冲发生器(阳极) 双极导线 双极导线不易过度感知非心脏信号(肌电位和电磁干扰) 双极起搏系统中阳极和阴极都在心脏内,这个系统: 电荷通过导线末的顶端电极流出 刺激心脏 返回到环形电极 环极距离在1cm左右 二、起搏心电图(四种工作方式) DDD起搏的四种工作形式(1) 心房起搏,心室起搏 (Ap-Vp:DDI) 心房起搏,心室感知 (Ap-Vs:AAI工作) DDD起搏的四种工作形式(3) 心房感知,心室起搏 (As-Vp:VAT工作) DDD起搏的四种工作形式(4) 心房感知,心室感知 (As-Vs:ODO) 三、特殊功能起搏心电图 1.滞后频率 在感知自身搏动后,起搏频率可降到设定的低限频率以下 2.高限跟踪频率 心室跟踪心房事件所能达到的最大频率 高限频率行为 文氏现象 2:1阻滞 文氏现象 当窦性节律超过高限跟踪频率时,SAV会自动延长,以确保心室频率不会超过高限频率 2:1 阻滞 当窦性节律进一步增快时,两个P波中有一个都会进入心房不应期,不能触发心室激动,房室按照2:1下传 2:1 阻滞 3.频率适应性房室间期 随着心房率的增快而缩短AV间期 更符合生理 使心房感知窗延长 频率适应性房室间期 模仿对心率增加的自身反应 在正常的心脏中,房室传导时间随着心率的增加而缩短,频率适应性房室间期模仿这种生理反应 4.交叉感知与心室安全起搏 交叉感知是一个心腔感知另一个心腔的起搏刺激,它会导致脉冲发放抑制 心室安全起搏 在心房起搏事件后,会触发一个心室空白期,空白期之后开始一个30-40ms心室安全起搏窗口。 如果在安全起搏窗口发生一个心室感知, 起搏器就会在110 ms发放一个起搏脉冲,提早激动心室。 心室安全起搏 5.自动模式转换 当发作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时,会出现快速的心室起搏 自动模式转换 当检测到房性心律失常时,模式将从跟踪模式 (DDDR, DDD) 转换到 VVIR(非跟踪模式) 模式转换 通过将心房频率不断地与设定的模式转换频率相比较来判断是否发生房性心律失常 6. PMT的预防——室性早搏反应 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是一种折返心律,由起搏器前传,房室结逆传。 发生的前提是房室失同步,常见诱因: 室性早搏 心房无夺获 心房感知不良 心房过感知 PMT的预防——室性早搏反应 室早后,起搏器将自动延长PVARP 室性早搏反应 7. 频率骤降反应 针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等心率骤降 超过低限频率的加速起搏 8.频率应答DDDR VVIR 运动或发烧等机体耗氧量增加时,超过低限频率起搏60BPM 睡眠时则可以低于低限频率起搏60BPM 四、起搏器常见功能故障 起搏器常见故障 感知故障(感知不足/过度) 起搏故障(完全/部分不起搏) 1.感知故障 感知不足:起搏器对于不应期之外的自身心电信号不能确切的感知。 感知过度:起搏器对不应被感知的信号进行感知 感知不足常见的原因 感知灵敏度设置不够灵敏(数值过高) 自身心电信号太小 电极导线故障:电极微脱位、电极移位、电极断裂和绝缘层破裂 感知不足——感知灵敏度设置过高 感知不足——感知灵敏度设置过高 心室感知不足 过度感知 过度感知为起搏器对不应被感知的信号进行感知。 心房过度感知会造成不适当心室起搏,甚至错误的AMS;心室过度感知会造成起搏脉冲发放延迟 感知过度常见原因 感知灵敏度程控不适当 电极绝缘层破裂 电极移位 电磁干扰 肌电干扰 感知过度 患者XXX,因IIIoAVB植入起搏器。术后3个月复查,患者诉活动右上肢时出现头晕、黑蒙等不适。 起搏器参数如下: -起搏频率: 60ppm -起搏输出: 3.5V/0.4ms -心室感知灵敏度: 2.0mV 测试导线参数如下: -起搏阈值: 0.75V/0.4ms -感知阈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少先队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气悬浮离心压缩机IPLV测试与研究_郑明宇.pdf VIP
- 第7课++定期体检+++预防常见病++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pptx VIP
- 《圆的魅力》精品数学获奖课件.pptx VIP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详细解读.pdf
-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随堂练习一课一练同步练习课后作业.pdf VIP
- 超星学习通网课《帝国的兴衰:修昔底德战争史》尔雅答案2025题目及答案.docx
- 薄层砌筑及薄抹灰专项施工方案.docx VIP
- 江西矢量地图(各市、区县-可编辑、调色).pptx VIP
- 采矿工程施工进度汇报.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