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至六章)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地革命 红军反“围剿”战争的胜利,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是同土地革命密切相关的。 农民土地问题 是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基本问题。开展土地革命,就是要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①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的权利。“没收一切土地” ②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颁布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保护了中农的利益。 ③1931年2月,毛泽东进一步明确规定农民已经分得的田归农民个人所有,废除了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总之,土地革命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和参军参战的积极性。 曲折 理论:三次左倾错误 实践: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 理论曲折 土地革命前中期的三次“左”倾错误 ①表现(单选、多选) 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 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 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②原因: (1)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近乎拼命的冲动。 (2)全党的马克思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还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 (3)共产国际的干预以及对王明的全力支持,更使很多人失去了识别和抵制能力。 ③危害: 六届四中全会以后,党在国统区的工作混乱,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继续推行“左”倾错误; 白区党的工作遭到破坏,临时中央政治局迁到中央根据地;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3年下半年至1934年10月),红军被迫长征。(前四次均胜利) 实践曲折 请看视频资料 二次视频\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flv 二次视频\红军长征..flv有视频 历史性转折 (第五反围剿失败—长征-遵义会议—长征胜利) 长征:1934~1936年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8.6万人主力向西突围,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连续突围受到挫折后,博古不受支持,支持毛泽东正确主张。随即放弃西进计划,转向贵州进军。随即,占领遵义。 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尽全力解决了军事和组织问题。 会议中多数人同意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 意义: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08.10单选/10.1单选) (2)发动了工农运动 工人运动:1921年8月,党在上海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是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中国工人运动掀起了第一个高潮。 起点: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胜利) 终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二七惨案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持续13个月。 农民运动:1921年9月,沈定一等在浙江省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了第一个农民协会,组织农民开展反抗地主压迫与剥削的斗争。 5、国共的第一次合作 国共第一次合作 1、共产党方面的努力 (1)中共二大:共产党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2)中共三大:会议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但保持思想、政治、组织上的独立性。 例题:中国共产党确定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的会议是( A )(11年4月) A.中共三大 B.中共四大 C.中共五大 D.中共六大 2、国民党方面的努力 (1)孙中山在1923年元旦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强调革命必须依靠群众,表明它实现了从依靠地方军阀到依靠广大民众的改变。 (2)1923年一月,孙中山同苏俄政府代表越飞发表《孙文越飞宣言》,正式确立联俄政策。 (3)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大会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即新三民主义。 (1)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 (2)民权主义强调民权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3)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的基础上加了节制资本的原则,并提出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改组后的国民党,从原来的代表资产阶级的政党改变为工人阶级、农民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