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粒子质量的测量 在实验核物理和反应核物理中,测量对象往往比较复杂,除待测射线外还经常伴随各种干扰射线,如测量反应堆中子时常伴随大量的γ射线本底,而一般测量中子的探测器对γ射线也很灵敏。为了排除γ射线的干扰,在探测中子时必须进行中子与γ射线之间的鉴别。又如在核反应中,反应道并不是唯一的,将产生多种反应产物,只有把多种反应产物鉴别清楚才能准确测量它们各自的能量、质量、有效电荷等相关信息。 粒子鉴别实际上包含两类内容,一类属于粒子甄别的性质,即从几种粒子中选出某一种进行测量,将其余的剔除掉。另一类是粒子鉴别,即要测出其原子序数Z和质量数A,并测量其能谱等特性,这在重离子物理中经常遇到。其中需要鉴别出粒子的话,就需要对粒子的质量进行测量。 粒子鉴别和粒子质量 飞行时间法 轻离子,例如质子、氘核、氚核、α粒子等有不同的质量,而且彼此质量的相对差别比较大,通过测量其质量就可以判断它们是哪种粒子。如果测出粒子的能量,同时又测出他通过一定距离的飞行时间,就可以确定粒子的质量。鉴别粒子的这种方法称为飞行时间法。 飞行时间法 飞行时间法 靶室示意图 飞行时间测量系统包括脉冲束流、飞行时间靶室、半导体探测器和电子学线路。 右图即是整个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束流脉冲和飞行时间靶室。 脉冲束流由可变能量回旋加速器提供。核反应用的薄靶放在靶室中心处。靶室上方与水平面成15°角处装有飞行管道,飞行管道可在水平面上于不破坏真空条件下围绕靶室中心转动。探测器安放在飞行管道末端。飞行距离约为80cm,这个距离是可以调节的。 探测器不仅提供粒子的能量信号,还要提供粒子飞行终止的时间信号。该系统使用金硅面垒半导体探测器。为了得到好的实验结果,它必须有好的能量分辨率和快的上升时间。 选择大面积的探测器可以增加探测粒子的立体角,但随着面积增加,结电容变大,从而降低了信噪比,提高了该系统可能探测的下阈。 飞行时间法 下图是电子学线路。从探测器取出的能量信号和时间信号分别送人慢电路和快电路,前者是电荷灵敏放大器,它提供一个与粒子能量成正比的信号。后者由快放大器、快甄别器、时间幅度变换器(TAC)及加速器高频信号引出系统组成。它提供一个粒子的飞行时间信号。这两种信号再被送入多道分析器进行二维分析。 飞行时间法 飞行时间法对轻离子,特别是低能轻离子,鉴别效果比较好。随着粒子质量的增加,质量的差别越来越小,分辨起来就困难了。另外对同质异位素,即具有相同的质量数,不同原子序数的一些核,质量差别很小,只用飞行时间方法无法鉴别,必须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才能进行可靠的鉴别。 飞行时间法 组合方法之探测器望远镜法和静电分析法 组合方法之探测器望远镜法和静电分析法 探测器望远镜系统方框图 组合方法之磁分析方法和静电分析法 新方法和技术 之前提到的各种离子鉴别方法都是对核反应产物的在线离子鉴别。被鉴别的离子必须具有一定的动能,才能利用能量与飞行时间的关系得到它的质量;才能穿过ΔE探测器并在E探测器中损失一定的能量;才能在一定的磁场中被偏转等等。如果是要测量早已存在的长半衰期的核素或稳定核素,而这些核素又是极其稀少并被淹没在大量的相近的核素之中,只用以上的方法就不行了。 新方法和技术 利用质谱仪可以提高测量的灵敏度,即先将待测元素离子化,然后加速,最后通过电磁分析可以测得其质量,但是面对质量相近的丰度高得多的分子和原子的干扰,测量过程就会显得很困难。分开如此接近的质量就要求用很窄的缝,对离子束进行准直,而且要求离子的单能性非常好,这对本来就很稀少的原子又以很低的效率进行测量,显然十分困难。但是加速器质谱计能够比较好的解决以上问题,因为可以大大提高测量的灵敏度,比普通的质谱计的灵敏度大约高三个数量级,所以又称为超灵敏质谱计。加速器质谱计是把加速器与各种粒子鉴别方法结合起来的一种大型分析微量核素的探测稀有粒子的新方法。 展望 作为粒子鉴别中的重要依据,粒子质量测量的发展也推动了粒子鉴别方法的日渐完善和发展,在核物理实验和核技术应用中这些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地质、水文、考古、冰川、海洋、生物医学、环境科学、核物理和天体物理等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尽管粒子质量的测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就目前这些技术来说并不能完全满足物理实验的需求。粒子鉴别技术领域还存在很大的发展潜能。 谢谢! 恳请老师批评指正! * * * * * * * *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