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机械装备制造业:从聚集走向“聚变”.docVIP

泉州机械装备制造业:从聚集走向“聚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泉州机械装备制造业:从聚集走向“聚变”.doc

泉州机械装备制造业:从聚集走向“聚变” 机床、轴承出自南安,纺织服装机械、制鞋机械产自晋江,汽车零部件产业主要分布在鲤城,蓄电池产业落户安溪、洛江,石狮精于仪器仪表制造,空压机产业主要分布在惠安——历经20余年发展,泉州已涵盖机械装备制造业的6个大类、40个中类、96个小类。丰富的门类、精密的产品、不断的创新,让泉州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进入全省前列。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占据产业技术高地,为本地纺织、食品、电子信息等产业提供价格低廉且不亚于国内外顶尖技术水平的装备,泉州机械装备制造业持续破解着一个个产业难题。   告别中小企业多而较分散的局面,在各个装备工业园或集中区形成5公里之内就可以基本完成协作配套加工的条件,是已有集聚效应的泉州机械装备制造业向产业集群迈进的又一步。   产业升级的“兵工厂”   两台机械手臂在生产线上对配件进行精细的点焊作业,“在高危、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机器人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焊接质量达到统一标准,不会出现人工误差,而机器人只需要保养和偶尔的维修费用。”刚刚使用几个月,鲤东汽配便尝到了机器人工人的甜头,而其价格仅仅是进口设备的1/3。   在福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实验室,其6轴3—5公斤小型工业机器人研发正向国际水平看齐。“应用这一技术的自动磨抛机器人,可以加工卫浴产品,实现复杂形状工件磨削抛光的自动化,是高级卫浴产品绿色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该企业技术负责人介绍,机器人研发主要参照瑞士ABB集团的技术标准进行,每年预计可生产销售小型工业机器人500台。   不到5公斤重的小机器人,可以加工精细的电子五金零件;挖掘机生产线上,进口机器人形成自动焊接、自动装配的流水线,微柏数控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蔡伟强介绍,智能化、自动化已经日渐渗透至泉州纺织服装、鞋材、电子信息等行业的各个生产角落,而提供这些高技术含量“枪炮”的正是机械装备制造业。   “泉州专用设备制造业的规模虽然在机械装备制造业中比例不是最大,但却是最有优势的产业之一。”市经贸委技术进步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纺织服装机械、制鞋机械、食品机械等直接为本地的优势传统产业服务,被业界称为“产业机械”,更有企业家将其比喻为泉州各产业的“兵工厂”。   技术创新的“实验室”   在厚30毫米的经编间隔织物上飞针走线,拥有这一绝技的是泉州汇成针织有限公司研发的数控多梳栉间隔织物经编机。该公司项目负责人兼技术负责人邵卫平说,“新设备生产间隔织物的厚度可达30毫米,但与国外高端设备可生产65毫米厚度三维立体间隔织物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接近或达到高端品牌的技术水平,是研发的下一个目标。”   直接编织成衣、消除边角废料的浪费,兼具贴体、吸湿、透气特点,拿着一件无缝内衣,泉州凹凸精密机械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周先生介绍的是能够生产这种无缝内衣的新型无缝针织设备。“从前无缝针织技术主要用在袜子生产,生产设备的研发也集中在这一方面,现在无缝针织设备正向外衣、运动装、泳装等方向发展,特别是无缝内衣在未来五年内将成为无缝针织技术的主流产品。”而生产这种内衣的无缝针织设备,正是该公司研发团队目前主攻的方向。   从2012年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以及2013年福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化培植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中,我们不难发现,近两年“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机械装备制造业新产品和技术,大多把竞争目标瞄准国际巨头。   完善产业链的“智囊团”   “通过对泉州企业在装备制造业高端产品创新市场需求的分析,我们看到,研究机构在泉州落户后,预计所占市场技术份额将达到30%—50%,相应产值将达到24亿元—55亿元。”在不久前筹建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暨动力研究所座谈会上,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相关专家表示,研究所未来的定位要与泉州当地产业发展相结合,可以形成多种“智囊团”模式。建设研究所,可进行共通基础性技术的研究;建设工程中心,吸引企业参与合作建设,进行一些针对性较强的产业技术研发;复合型研究所,则能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发挥产学研合作转化为产业效益的功能。   不仅要引进“智囊团”,还要建设实打实的产业基地,这些只是泉州机械装备制造业完善产业集群的开始。   继滨江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官桥精密机械园、水头石材机械与工艺制造基地之后,铸造锻造业的项目集中区——泉州市铸造锻造中心正在南安榕桥逐步成型。泉州市铸造锻造中心办公室主任吴爆然说,目前签约入驻的企业中,锦汽机械配件有限公司生产机车紧固件,产品70%出口到欧美及东南亚;捷能机械发展有限公司为三菱、现代、沃尔沃等知名汽车厂商供货;永进机械配件有限公司主要生产“U”型螺栓、高强度螺栓等,客户群包括奔驰、尼桑等汽车企业. 本文由减压阀网: 上传分享,转载需注明出处。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