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概论3铁冶金分析报告.pptVIP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炼铁 郭曙强 §3.1钢铁冶金绪论 一、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材料工业是三大基础工业之一,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中,金属材料使用最多,其中又以钢铁材料居多。 1、衡量一个国家钢铁水平 1)产量(人均占有钢的数量); 2)质量; 3)品种:2002年,我国进口钢材2449t,钢坯460t; 4)经济效益;2005年纳税额最多的5家企业是:大庆油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中国银行、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和上海宝山钢铁公司。年纳税额分别为314.65亿元、175.31亿元、145.91亿元、137.16亿元和127.91亿元。 5)劳动生产率; 2.钢铁工业发展的条件 1)稳定可靠的原料资源; 2)稳定可靠的动力资源; 3)运输设施; 4)重型机械制造业; 5)雄厚的资金。 3、钢铁成为基础材料的原因 1)较高的强度及韧性; 2)可加工性; 3)资源储量丰富(46.5%O2,27.7%Si,8.13%Al,4.2%Fe); 4)规模大、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 二、钢铁工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1、历史 人类使用并进行冶金的历史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 用木炭生产熟铁,制品中几乎不含C、Si、Mn、S、P等元素,夹杂有渣、矿石。 高炉:炉身不高、温度1100℃~1300℃铁渣混合。 生铁:随炉身加高和鼓风的应用,生铁出现, 早期炼钢:坩埚法炼钢,产量有限。 到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兴起,对钢铁市场有了巨大的需求,但钢铁工业的产量始终未能突破1000万吨。 现代冶金始于19世纪中叶,金属学、弹性力学、凝固与结晶过程理论、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电磁学为现代冶金工艺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1855年, 亨利 贝塞麦, 酸性底吹转炉,标志现代炼钢法的出现。 1878年,托马斯(英国),碱性底吹转炉。 1865年,马丁(法国),酸性平炉(铁水、废钢) 1880年,碱性平炉,占据钢铁主流生产工艺达半个世纪。其产量曾占世界总钢产量的82%。 1906年,电炉。 1952年,氧气顶吹转炉,二战期间,大型空气分离机问世,可得到大量廉价的氧气。 氧气顶吹转炉反应速度快、热效率高、N低。可使用30%的废钢,所以生产率高、成本低、质量较高、投资比平炉少,便于自动化,已成为冶金史上发展最快的新技术。 2、中国钢铁冶金的历史与现状 1)历史 中国是最早使用铁器的国家之一,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铁器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西汉时期(公元前206~233)盐铁官营,冶金工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并在规模及生产技术等方面达到较为先进的水平,这种优势一直延续了二千年,直到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为止(17世纪初)。 近代:封建社会束缚,帝国主义掠夺、摧残 1890年 汉阳铁厂 到1948年累计产量小于200万吨, 最高 1943年 92.3万吨,1949年 25万吨(15.8万吨) 现代 现状 1)产量第一,产量大国,但不是强国; 2)技术多层次,发展中; 3)水平, 现状 6)能耗高;重点企业入炉焦比495kg/tFe,地方骨干企业576kg/tFe, 世界先进? 存在主要问题: 7.综合竞争力与世界钢铁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三、钢铁生产流程 一步法、二步法 1、高炉-转炉流程(长流程) 矿石-高炉-转炉-连铸(模铸)-轧钢 高炉-转炉流程发展的特点 1)设备大型化 转炉50t,高炉:小高炉停产。 世界上最大的高炉5250M3。(前苏联,1974年投产),5500M3 2)节奏快捷化 3)过程连续化 A:以连铸代替模铸,成本降低162.7元; B:连续化取代分离的各工序。 物流、温度流、质量流、时间流、生产周期由80小时缩短到小于10小时。 4)过程控制信息化、智能化 4)产品低成本、高品量化 冶金质量 铁水预处理、炉外精炼 外观质量 2.短流程 废钢(直接还原球团矿)-电炉-连铸-连轧 短流程特点 1.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规模不限; (比长流程减少1/2投资) 2)劳动生产率高; 簿板坯厂,300员工,年产量200万吨,600t/人年。 3)能耗低 高炉-转炉 23GJ/t 废钢-电炉 10GJ/t 4) 促进环保。 污染少、以废钢为原料,世界废钢产量3亿吨/年。 §3.2 高炉冶炼概述 高炉出现于13~14世纪,当时温度1350~1450℃, 3~6 FeO%,产品全是生铁,后来发明了利用生铁生产钢的有效办法,二步法。 高炉是钢铁联合企业最多流程线集结的焦点,还是二次能源的供应中心。高炉炼铁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物料运输,为了操作一座日产10000吨生铁的高炉每天要从炉顶装入各类铁矿石和焦炭约20500吨从炉内放出液态铁水和熔渣总共约13200顿,每天要将约1100万标米鼓入高炉内,而每天从炉顶能得到约1600万标米高炉煤气。 一、高炉主要技术经

文档评论(0)

高考学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