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
01绪论
1、理论特点:
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内外联系自我调节自我适应的有机整体
病: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的一个完整过程。
:疾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别、孤立的现象
:某一阶段某一类型的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有内在联系的,能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病变本质的症状或体征构成。
:将四诊()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发展,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在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诊疗专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当归补血汤
02阴阳五行四诊
1、阴阳:
基本概念:阴阳师代表相互对立有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一切事物的概括学说基本内容:
阴阳应用:
2、五行
木 肝 胆 目 怒 酸 青 风 生 筋 火 心 小肠 舌 喜 苦 赤 署 长 脉 土 脾 胃 口 思 甘 黄 湿 化 肉 金 肺 大肠 鼻 悲 辛 白 燥 收 皮毛 水 肾 膀胱 耳 恐 咸 黑 寒 藏 骨 五行生、克、乘(相克太过))
3、四诊
(1):
望神、望色、望形体 赤色 黄色 黑色 白色 主寒、主痛、主主惊风 主虚、主湿、主痛、主肾虚、主寒、主失血 小儿惊风、疼痛、缺氧为实热
两颧潮红为虚热—湿热黄疸
暗黄—寒湿黄疸
—脾胃虚弱 肾虚 失血休克 局部——舌质舌苔
()()侧()(),舌尖红儿起点;脾胃湿热,中苔腻 淡白—主虚寒
瘦血虚
胖为阳虚—主热
鲜红苔黄实热证
虚热证热盛
极证—主热、主淤
干枯少津属
淡紫湿润气滞血瘀 舌苔 白苔—主寒主表
为外感风寒
为痰湿——主热—主热寒
分表里
多见痰饮食滞 (2)
(3)——辨别表里证——辨别脾胃功能
——辨寒热证(——肝胆有热;口淡——、外感风寒)
——辩寒热证(——热证;渴喜热饮——寒证;渴不多饮——湿热证)
疼痛拒实疼痛喜按多虚;减多寒;得冷痛减多热
——小便清长黄短寒热证;大便辩、虚热,大便溏泻辩、寒证——经腹()经后腹痛()
)脉诊、触诊
——寸关尺三部,每部有浮中,称之三九候
)快慢()()形态(紧滑涩))——主表证:浮而有力表实;浮而无力表虚
:沉而有力里实;沉而无力里虚
——主寒:浮而迟沉而迟迟而有力寒冷积滞
——主热证:数而有力实热;数而无力虚热
主虚证:气血俱虚
——主血虚、主诸虚劳
——主实证:实而滑顽痰凝结;实而
洪脉——主热盛
——主痛证、主风证、主痰饮、主肝病疟疾)——主寒、主痛、主宿食
——主痰湿、主宿食、主实热
——主气滞血瘀、主精亏血少、主痰食阻滞
而不规律)——主阳盛实热、主气滞血瘀
)——阴盛气结、主寒痰淤血
(间歇)主脏器衰微
03、八纲辨证
八纲、脏腑、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辩证表里鉴别疾病所在部位和病情深浅的纲领。
——发热、头身痛、鼻塞、咳喘、苔薄白、脉浮
解表)——辛温解表
表热证浮数)——辛凉解表
表虚证)——调和营卫
表实证)——解表发汗
——脏腑证候为主,脉沉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沉迟)
()
半表半里证——寒热往来
治法:和解法寒热辨别疾病性质的
口渴、面色、四肢、二便、舌苔、辨别——恶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手足不温、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紧:温里法——发热凉口渴面红目赤、手足温 、 小便短赤、大便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或泻下法、真寒假热;表寒里热、表热里寒上寒下热、上热下寒
3虚实——辨别人体正气强弱和冰鞋盛衰的纲领
——精神萎靡、面色晃白、消瘦、心悸气短、自盗汗、小便频数、大便溏泻、舌淡无苔、脉细弱:补益法
——呼吸气粗、精神烦躁、胸肋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痢下重、小便不通、苔厚腻、脉实有力:泻下法或消散法阴阳——阴阳为八纲的总纲
统领里寒虚,阳统领表热实,身热、恶热、烦渴、脉数
必见,身寒冷恶寒、精神萎靡、脉沉无力
04病因
病因包括外感六淫七情、饮食、劳逸、外伤等
六淫、七情致病特点掌握概念辩证关系
外风——指受自然界所致病证;内风——肝的功能失调
外寒——外界寒邪侵袭;内——机体的能衰退、阳气不足)
外湿——自然界中之、夏季为盛;内湿——脾失健运、水湿内停
外燥——多见于秋令;内燥——机体津血内亏
肺脾肾功能导致代谢障碍形成痰饮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
1、直接伤及五脏
影响脏腑,导致升降失常
3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
指一种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痄腮、疫白喉、霍乱、瘟疫
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发病急骤,病情
3、一气,症状相似、邪气
:指人体的技能活动(、经络、气血)抗病修复能力
:泛指各种致病因素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正邪相争的结果。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学三基考试(康复科)题库及答案(最新版).docx
- 学生调换宿舍申请表(模板).pdf VIP
-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规程.pdf VIP
- 综合与实践 探秘曹冲称象第2课时 活动二 课件 2025-2026学年度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国开电大 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 形考任务1-3答案.doc VIP
- 钢管桩施工方案.doc VIP
- 2025凉山州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满分答案-数字时代的心理健康.docx VIP
- 湘教(2024)八上数学综合与实践:空瓶换汽水.pptx VIP
- 智启未来,育见新篇——AI赋能教育教学的探索 课件.pptx VIP
- 2025年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卷试题真题(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