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检查后桥壳盖平面及放油螺塞,若漏油则予修整或更换。 对于新车,通常考虑油量多少,衬垫与接合面的贴合程度,油封与轴颈的贴合程度。 对于旧车,通常考虑通气塞畅通与否,轴颈磨损是否过度,紧固螺栓是否松动。 ? * 图5-14 差速器转矩分配示意图1—半轴齿轮;2—半轴齿轮;3—行星齿轮轴;4—行星齿轮 K=Mf/M0 M1=0.5M0(1?K) M2=0.5M0(1+K) Kb=M2/M1=(1+K)/(1?K) 三、防滑差速器 1.强制锁止式差速器(Locking Differential) 2.高摩擦自锁式差速器(Multi-discself-locking Differential) 图5-15 斯堪尼亚LT110型汽车的强制锁止式差速器1—活塞;2—活塞皮碗;3—气路管接头;4—工作缸;5—套管;6—半轴;7—压力弹簧;8—锁圈;9—外接合器;10—内接合器;11—差速器壳 图5-16 摩擦片自锁式差速器1—差速器壳;2—主、从动摩擦片组;3—推力压盘;4—十字轴;5—行星齿轮;6—V形斜面;7—半轴齿轮;8—薄钢片;9—主动摩擦片;10—从动摩擦片 图5-17 摩擦式差速器 5.4 半轴与桥壳 一、半轴 半轴用来将差速器半轴齿轮的输出转矩传到驱动轮或轮边减速器上。 图5-18 半轴实物与结构图 1.功能 (1)半轴是一根在差速器和驱动轮间传递动力的实心圆轴。 (2)内端连半轴齿轮的花键,外端连接轮毂。 (3)根据支撑的形式分为全浮式和半浮式的半轴。 2.全浮式半轴 (1)装拆方便,传递扭矩能力大,广泛用于大型车。 (2)内端以花键和半轴齿轮啮合,外端以凸缘和轮毂通过螺栓连接。 (3)半轴浮装在桥壳的半轴套管内,拆开连接螺栓,就可以取出半轴(见图5-20)。 (4)半轴在行驶中只传递扭矩,不承受包括汽车重量在内的任何力和力矩。 图5-19 全浮式半轴支撑结构图 图5-20 全浮式半轴的支撑 3.半浮式半轴 图5-21 半浮式半轴支撑结构图 半浮式半轴具有如下特点。 (1)结构简单,质量轻,适应小直径的车轮。但装拆不方便,多用于小型车。 (2)半轴内端和半轴齿轮以花键连接。外端通过轴承直接支撑在桥壳内,车轮轮毂通过键直接固定在半轴的外端。 (3)半浮式半轴除了传递扭矩外,其外端承受车轮的各个方向的反力和力矩。其内端不承受其他力和力矩。 二、桥壳 1.功能 (1)支撑并保护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机件。 (2)固定左右驱动轮的相对位置,支撑汽车重量,传递车架和车轮之间各个方向的作用力。 (3)桥壳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质量要轻,要便于主减速器的装拆和调整。 2.结构 (1)铸造式整体桥壳,如图5-22所示。 (2)钢板冲压焊接式整体桥壳。 (3)分段式桥壳,如图5-23所示。 图5-22 整体式桥壳结构图 图5-23 分段式桥壳结构图 5.5 驱动桥的常见故障与维修 一、驱动桥过热 1.现象 汽车行驶一定里程后,用手触碰驱动桥壳中部,有无法忍受的烫手感觉。 2.原因 (1)齿轮油不足、变质或牌号不符合要求。 (2)锥形滚动轴承调整过紧。 (3)主传动器一对锥形齿轮啮合间隙调整过小。 (4)差速器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啮合间 隙太小。 (5)油封过紧。 (6)止推垫片与主传动器从动齿轮背面间隙太小。 二、驱动桥异响 1.现象 汽车行驶、滑行时驱动桥均发出较大响声;汽车转弯行驶时驱动桥发出较大响声,而直线行驶时响声减弱或消失。 2.原因 (1)滚动轴承损伤、严重磨损或过于松旷。 (2)主传动器一对锥形齿轮严重磨损、轮齿变形、轮齿断裂、齿面损伤、啮合面调整不当、啮合间隙太大或太小、啮合间隙不匀或未成对更换齿轮等。 (3)主传动器从动齿轮变形或连接松动 。 (4)主传动器主动齿轮凸缘盘紧固螺母松动。 (5)主传动器壳体或差速器壳体变形。 (6)差速器壳与十字轴配合松旷。 (7)行星齿轮孔与十字轴配合松旷。 (8)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啮合间隙太大或太小。 (9)半轴齿轮与半轴花键配合松旷。 (10)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的齿面严重磨损、损伤、轮齿变形或断裂。 (11)齿轮油不足、黏度太小或牌号不符合要求。 (12)齿轮油中有杂物或较大金属颗粒。 三、后桥漏油 1.原因 (1)主减速主动齿轮油封损坏或桥壳内油面太高。 (2)后桥通气孔堵塞,桥壳内压升高。 (3)主动齿轮轴承预紧度过大,轴承运转中温度太高,使油封老化变质,腔内压升高引起漏油。 (4)半轴油封装歪或损坏。 (5)后桥壳盖接合平面不平或衬垫损坏;放油螺塞处漏油。 2.诊断与排除方法 (1)检查后桥润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