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必备手册技术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 年中医执业(含助理)医师考试考前提分宝典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考试各科分数比例如下: 每年会略有调整,但分值变化不大。 考试单元考试科目与所 占分数合计考试时间第一单元中医基础 40 分 中诊 30 分 中药 40 分 方剂 40 分 150 9 月 12 日 上午:9:00-11:30第二单元西医内科 50 分 西医诊断 35 分 传染病 35 分 医学伦理 15 分 卫生法规 15 分 150 9 月 12 日 下午 14:00-16:30第三单元中医内科 80 分 针灸 70 分1509 月 13 日 上午:9:00-11:30第四单元中医外科 60 分 中医妇科 50 分 中医儿科 40 分 150 9 月 13 日 下午 14:00-16:30合计共考 14 个科目 600/380每个单元 考试 150 分钟 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考试各科分数比例如下: 每年会略有调整,但分值??化不大。 考试单元考试科目与所 占分数合计考试时间第一单元中医基础 20 分 中诊 15 分 中药 20 分 方剂 20 分 西医内科 25 分 西医诊断 20 分 传染病 20 分 医学伦理 5 分 卫生法规 5 分 150 9 月 12 日 上午:9:00-11:30第二单元中医内科 50 分 中医外科 30 分 针灸 25 分 中 医妇科 25 分 中医儿科 20 分 150 9 月 12 日 下午:14:00-16:30合计共考 14 个科目 300/200每个单元 考试 150 分钟 考试答题技巧 注意 1.填涂答题卡最少要留出 30 分钟 注意 2.每年填涂答题卡都有填错准考证号的和忘涂答题单元的。 切勿漏填、错填、填涂不清。 注意 3.开始做题后把不确定答案的做个标记,最后审题时深度分 析找出正确的答案。 注意 4.把完全不会做的题做另一种标记,最后这些不会做的题都 选一个答案,那么也能得到一些分(例如在第二单元考试中发现 自己完全不会做的题标记后有 70 个,其他自己会做的题在正确 答案中选 B 选项的出现次数最少,那么这 70 道题所有答案都要 去选 B,这样还能必保最少能得到 15—20 分,比凭着感觉去猜答 案得的分数高,因为在出题编排答案时,五个备选答案 ABCDE 中 出现的次数基本相当,但是正确答案选 A 和 E 的次数会少于 BCD, 也就是说在你做完的题中 BCD 哪个出现的次数最少就去选哪个) 第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 ※※高频考点:病、证、症的概念和关系 1.病,即是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的病因和致病条件下所发生的 病理变化的总过程。如感冒、咳嗽等。 2.证,就是证候:是机体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 性的概括。证比症状更全面、深刻、正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如 风热感冒、风寒咳嗽等。 3.症,就是症状和体征:是人体对于疾病的反应而表现出来的个 别表象。如头痛、头晕、发热等。 ※※高频考点: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1.“同病异治”: 就是对同一疾病,可因人、因时、因地不同, 或者处于疾病的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法。如 同一个疾病感冒这个病既可以用银翘散(风热证型),又可以用 新加香薷饮(暑湿证型) 2.“异病同治”:就是指不同的疾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出现 性质相同的证型,也可以采取同一种治法。如脱肛和子宫下垂这 两个虽为不同的病,都属于中气下陷这个证型,所以都可以用补 中益气汤。 ※※高频考点:白昼和黑夜而言,白昼——为阳,黑夜——为阴; 但白昼和黑夜之间可以再分, 白天的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 黑夜的上半夜——为阴中之阴,下半夜——为阴中之阳。 脏——属阴,腑——属阳。 五脏再分阴阳(按部位):心肺在上—属阳,肝脾肾在下—属阴。 再分(按功能): 心具有温煦推动作用——属阳中之阳,肺肃降下行,为阳中之阴; 肝主升发——为阴中之阳,脾主运化水液——为阴中之至阴, 肾主水液——为阴中之阴。 ※※必考考点:阴阳的关系(1—2 分) 1.阴阳的一体观 2.阴阳对立制约 3.阴阳互根互用 4.阴阳交感互藏 5.阴阳的消长 6.阴阳的转化 7.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阴阳互根互用:“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阳 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阴阳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互根互用是转化的内在根据。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生热,热甚生寒;重阴必阳,重阳 必阴。” ※※高频考点:阴阳偏盛者用“损其有余”“实则泻之”的原则。 阴偏盛——之实寒证采用——寒者热之, 阳偏盛——之实热证采用——热者寒之。 阴阳偏衰者,采用“补其不足”“虚则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