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江苏卷)创新.docx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江苏卷)创新.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16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江苏卷) 说明:江苏卷地理试题共30题,共120分。其中选择题包括第1~26题,共26题,60分;非选择题包括第27~30题,共4题,6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4·江苏单科,1~2)《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1~2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  ) 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 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 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  ) A.地理位置 B.灌溉系统 C.农业科技 D.水力资源 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考查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材料中提到“……山有小口,……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说明“桃花源”位于山中,土地平旷,出入经过峡谷,据此可判断“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山间盆地。故选项C正确。第2题,考查聚落的形成。结合材料分析可知,“桃花源”地处比较封闭的山间盆地中,环境幽静,这种环境的形成主要与地理位置有关。故选项A正确。 (2014·江苏单科,3~4)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3~4题。 图1 图2 3.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答案:3.D 4.D 解析:第3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应该是在春分点和夏至点之间,并靠近夏至点。分析图2不难看出,丁点符合上述特点,故选项D正确。第4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从图2看出,甲、乙两点相对于冬至点对称,说明太阳处于这两个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同一纬线,而日出方位是由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决定的,故选项D正确。由于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1月初)时最大,甲、乙两点并不在近日点两侧对称,公转速度不可能相同,选项A错误。甲、乙两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反(甲点向北移动,乙点向南移动),因此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也相反,选项B错误。由于甲、乙两点不在近日点两侧对称,因此日地距离不可能相同,选项C错误。 (2014·江苏单科,5~6)图3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5~6题。 图3 5.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  ) 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 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 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 答案:5.B 6.C 解析:第5题,考查沙尘暴的形成条件。沙尘暴形成的动力条件是大风,从图中看出,乙地位于冷锋锋后,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因此最易发生沙尘暴。故选项B正确。第6题,考查锋面与天气。图中M地位于冷锋锋前,锋面过境时,气温下降,选项A错误;出现阴雨天气,选项B错误;锋后的冷气团势力强(图中锋后等压线密集),风力增强,选项D错误。故选项C正确。 (2014·江苏单科,7~8)图4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图4 7.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  ) 8.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  ) 答案:7.B 8.A 解析:第7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形。从地形看,M点位于山坡上;从地质构造看,M点位于向斜两翼上。由于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中间岩层下凹,故M点岩层倾斜,且越往高处,越接近向斜中心,同时代岩层位置越低,故选项B正确。第8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形。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同一时代的地层界线沿XY线的距离较远,沿XY线垂直方向的距离较近,说明向斜构造形成时受到的挤压力与XY线垂直方向一致,沿XY线垂直方向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岩层向下弯曲,而沿XY线的岩层则仍然保持原来水平状态。故选项A正确。 (2014·江苏单科,9~10)图5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9~10题。 图5 9.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 A.遥感(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全球定位系统(GPS) D.北斗导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