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知识13创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关县职业高级中学自编教材 三校生国土资源专业 地质学基础知识 编辑:阳可新 二00七年三月 绪 论 一、地质学研究的对象: 地质学研究的对象——地球;地质学主要研究固体地球的最外层,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上部),也涉及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某些地外物质。 二、地质学研究的内容: 地质学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运动、发展历史和演化规律,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 三、地质学研究的任务: 就是在正确认识地球的基础上,指导人类寻找并合理开发利用矿产、地下水、油气等资源与能源,查明和防治地质灾害,为改善人类生存的地质环境服务。 第一章 地 球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本世纪50年代后,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为大地测量开辟了多种途径,高精度的微波测距,激光测距,特别是人造卫星上天,再加上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和国际间的合作,使人们可以精确地测量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了。通过实测和分析,终于得到确切的数据: ????地球的基本参数: ????平均赤道半径: 6378137 米 平均极半径: 6356752 米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赤道重力加速度: 9.780327 米/秒2 扁率: 0.003352819???? 质量: 25.976× 1027克 ???平均密度: 5.517克/厘米3 逃逸速度: 11.2千米/秒 ???表面大气压:p = 1013.250毫巴 子午线周长:40008.08千米 赤道周长:40075.24千米 地球的面积:51000万平方千米 海洋面积:36100万平方千米 陆地面积:14900万平方千米 地球的体积:10830亿立方千米 赤道上点的线速度:465米/秒 地球沿轨道运动的平均速度:29.78千米/秒 大陆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43米 大陆平均高度:825米 海洋最深海沟:—11034米 海洋平均深度:—3800米 大陆和海洋的平均高度:—2448米   看起来,地球形状像一只梨子:它的赤道部分鼓起,是它的“梨身”;北极有点放尖,像个“梨蒂”;南极有点凹进去,像个“梨脐”,整个地球像个梨形的旋转体,因此人们称它为“梨形地球” 。其实地球确切地说,是个三轴椭球体。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1、地球质量 据测定,地球质量为5.98×1024kg。 测定了地球质量,也就解决了地球的平均密度的问题。地球的体积为1.08×1021m3,于是得地球的平均密度为r=5.98×1027g/1.08×1027cm3=5.54/cm3。 2、地球的重力 地球上的任何质点,都受到地球的引力,也都受到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这两个力的方向和大小是互不相同的,两者的合力就是重力。 3、地球的温度 地面的温度因地因时而异,但全球地面的平均温度大致保持在15℃左右。同地面温度比较起来,地内温度要高得多。矿井内的温度,涌出地面的温泉和火山喷发的熔岩,都说明了这一点。测量表明,在地球内部,深度愈大,温度就愈高。地内温度随深度而增加的速度叫地温梯度。在不同地区,由于岩层性质和周围环境的不同,地温梯度有很大的差异,一个合理的平均值是每km约升高30℃。 按这一地温梯度推算,地下 70km深处,温度将高达2100℃。即使在地下 160km深处约 5万大气压的条件下,最难熔化的橄榄岩的熔点也只有 2140℃。若果竞如此,那么,地球除地表几十km的薄层外,将全部处于熔融状态。 但是,地震波的传播情况表明,地幔全部是固体。这一事实说明,地温梯度随深度的增加而明显地减小,地内温度远没有那样地高。地幔全部是固体的事实表明,地内100km深处,温度不会超过 1300℃;在 300km深处,不会超过 2000℃(这是各该深度的压力条件下,玄武岩熔化的温度)。当然,不同地点会有不同的情况,但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4、地球的磁性 地球是一个磁化球体。它仿佛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磁针在地球上受到磁力的作用,指向磁力线方向。磁力线的方向因地点而不同。地面上有二个地点的磁力线是垂直的,以至磁针的方向垂直于地面,那里是磁性最强的地方,叫做磁极。按地理学上的习惯,把位于北半球的磁极叫磁北极,位于南半球的磁极叫磁南极。南北磁极的连线叫磁轴。在南北磁极之间,有一个地带的磁力线是水平的,以致磁针的方向平行于地面。那里是磁性最弱的地带,叫磁赤道。 有磁力作用的空间叫磁场。表征磁场特征的一个要素是磁场强度,通常用它对于一个单位磁极产生单位作用力的强度为单位,叫奥斯特;同时也用磁感应强度的单位,叫高斯(两者在真空中相等)。现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磁感应强度的单位特斯拉为磁场强度单位,简称特,国际符号T。1高斯=10-4特斯拉。1特(T)=106微特(μT)。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