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化各项意义
丙氨酸转氨酶ALT:是急性病毒性肝炎最敏感的指标。ALT广泛存在于肝、肾、心肌、骨骼肌等组织细胞中,但肝细胞中最多,当肝疾病如传染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等,血清中ALT活性明显增高。增高见于肝脏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炎、脂肪肝、阻塞性黄疸)、胆道疾病(胆管炎、胆囊炎)、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时的肝脏淤血)、内分泌疾病、胰腺疾患、重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疟疾、流行性感冒、外伤、严重烧伤、休克、药物中毒,以及早期妊娠和剧烈运动。一些药物和毒物,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制剂、乙醇、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也可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增高。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硬化、肝癌,酒精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结核病、伤寒等疾病都会引起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
碱性磷酸酶ALP:血清中的ALP主要来自于肝和骨,是通过胆管随胆汁排泄的酶,各种形式的胆道梗阻,如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肝癌等,由于胆汁淤积,ALP进入血液,导致血清ALP升高。
1、生理性原因儿童骨骼发育期、孕妇、骨折愈合期,这些情况下骨组织中的碱性磷酸酶很活跃,所以检测时值会偏高。
2、病理性原因当人体患有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时,肝细胞过度制造AL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引起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偏高。
3、骨骼有病时,例如佝偻病、骨上肿瘤、软骨病等。
4、其他不是很常见的疾病,例如肾病、严重性贫血、甲状腺机能不全、白血病等。
酸性磷酸酶(ALP)骨疾病:变形性骨炎、成骨不全、软骨病、骨肉瘤、多发性骨髓瘤及某些非前列腺恶性肿瘤的骨转移,ALP活性也可升高。 (5)其他:甲状腺功能亢进,急、慢性肾炎、尿潴留等ALP活性可增高。
血清ALP活性降低比较少见,主要见于呆小病、磷酸酶过少症、维生素C缺乏症。
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主要用于诊断肝胆疾病。原发性肝癌、胰腺癌和乏特壶腹癌时,血清GGT活性显著升高,在诊断恶性肿瘤患者有无肝转移和肝癌术后有无复发时,阳性率可达90%。嗜酒或长期接受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安替比林时,准确GGT活性常升高;口服避孕药会使GGT值增高20%。
清蛋白(也叫白蛋白ALB):由肝实质细胞合成,时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总蛋白的40%——60%。
其主要生理功能:1.作为内源性氨基酸营养源;2.具有相当的酸碱缓冲能力;3.是血浆中很主要的载体;
另一功能:是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白蛋白分子量较小,它在血管外体液中的浓度科作为各种膜屏障完整性的良好指标。
临床意义:1.血浆白蛋白浓度可以受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个体营养状态的评价指标。2.在血浆蛋白质浓度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可以影响许多配体在血循环中的存在形式,包括内源性的代谢物、激素和外源性的药物。3.血浆的白蛋白增高较少见,在严重失水时,对监测血浓度有诊断意义。4.白蛋白降低临床意义较大,可见于白蛋白合成降低,如急慢性肝病;营养或吸收不良;组织损伤或炎症引起的白蛋白分解代谢增加如大面积组织损伤;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严重感染等);白蛋白异常丢失,如肾病综合症、慢性肾炎等;白蛋白分布异常,如有门静脉高压腹水时;遗传性疾病等。
血清总蛋白TP:血清总蛋白增高是由于血液浓缩和血浆蛋白质合成增加造成的。前者见于严重腹泻、呕吐、高热时急剧失水,后者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总蛋白降低是由于血液稀释和摄入不足和消耗增加造成的。前者见于静脉注射过多低渗溶液或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钠、水潴留;后者见于食物中长期缺乏蛋白质或慢性胃肠道疾病引起的消化吸收不良及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等。
胆红素(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胆红素生成后,迅速进入血液,在血液和清蛋白结合,形成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的形式运输。由于胆红素与清蛋白结合,既增加了胆红素在血液中的溶解度,便于运输,又限制了胆红素透过生物膜,从而避免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也不能被肾小球滤过,故正常人尿中无此胆红素。当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和排泄过程发生障碍时,都可使血中胆红素增高,形成高胆红素血症。
胆碱酯酶CHE:各种肝病发生时,胆碱酯酶其酶活性下降,可以和胆道疾病鉴别。同时也是协助有机磷中毒诊断的重要手段。
血糖GLU:血糖为血液中的葡萄糖,是体内大多数细胞的主要能源。血糖浓度7.0mmol/L(126mg/dl)称为高血糖症。
1. 生理性高血糖:在高糖饮食后1——2h,运动、情绪紧张、饮酒等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和应激情况下可致血糖短期升高。
2. 病理性高血糖:见于各型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肢体肥大症、嗜铬细胞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