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在金免疫层析中的的作用概述.docx

表面活性剂在金免疫层析中的的作用概述.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表面活性剂在快速诊断试纸条中的应用 1. 表面活性剂概述 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 或amphiphiles)是一种主要的精细化学品,具有优良的润湿、 乳化、去污、分散及渗透等特性。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与结构 凡是能吸附在溶液的表(界)面上,较低浓度就能极高的降低表(界)面张力的能力和 效率的物质就称为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可以分为两部份,一部分是亲水 基团,这是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极性部分;另一部分是疏水基团或者亲油基团,这是非极性部分。因此,表面活性剂既可以在极性溶剂(最常用的溶剂是水)中,又可以溶解在非极性的油相中,具有两亲性质,故油被称为两亲分子。 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团种类很多,包括极性基团和离子基团。极性基团如聚氧乙烯基和 糖基等,离子基团如羧基、硫酸基、磺酸基、磷酸基和季铵基等。亲油基团主要是长链烷基碳氢链、碳氟链、聚硅氧烷链以及聚氧丙烯等。 1.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表面活性剂的性质主要由亲水基团决定,因此,表面活性剂通常按照亲水基团结构和性 质分类,而亲水基团的结构变化多端,所以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溶解与水后能理解成离子的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在水中不能溶解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离子表面活性剂按其所带电荷种类,还可再分为阳离子、阴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常见的是聚氧乙烯醚型。在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常见的阳离子 表面活性剂有季铵盐类、硫铵盐类、磷铵盐类等,常见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长链烷基羧酸盐、长链烷基磺酸盐、长链烷基磷酸盐等,常见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有甜菜碱型、氨基酸型等。 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离子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两性表面活性剂 1.3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原理 表面活性剂能在极低的浓度下显著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与其分子结构特点密不可分。它由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构成,这两部分分处于分子两端,形成不对称结构。因此, 这样的分子结构使得表面活性剂一部分与水分子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赋予其分子的水溶性,而另一部分因疏水基团有排斥水分子的性质,使得其分子在水溶液体系中(包括表面和界面)发生定向排列。它们从溶液的内部转移至表面,以疏水基朝向气相(或油相),亲水基插入水中,形成紧密排列的单分子吸附层满足疏水基逃离水包围的要求。这个溶液表面附着表面活性剂分子的过程就是使溶液表面张力急剧下降的过程。因为非极性物质往往具有较低的表面自由能,表面活性剂分子吸附于液体表面,用表面自由能低的分子覆盖了表面自由能高的溶剂分子,因此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 (a)溶液表面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定向排列 (b)溶液内部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形成 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水表面逐渐被覆盖,当溶液浓度增加到一定值后,水表 面全部被活性剂分子占据,达到吸附饱和,表面张力不再继续明显降低,而是维持基本稳定。此时表面活性剂的粘度再增加,其分子会在溶液内部形成胶束,排列成另外一种方式。而这个开始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就被称为临界胶束浓度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 表面活性剂的强弱和临界胶束浓度的大小,与其亲水性密切相关。通常用HLB (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来表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它是亲水基和疏水基之间在大 小和力量上的平衡程度的量度。很明显,HLB 值是一个经验相对数值。目前规定,表面活性剂的HLB 值的变化范围为1-40,HLB 值低说明表面活性剂的亲油性强(油溶性的表面活性剂),HLB 值高说明是水溶性强 (水溶性的表面活性剂)。根据以上标准,可以估计处每一中表面活性剂的HBL 值,以及大致估计其相应的应用。HLB 值与表面活性剂性质之间的关系如表1 所示[1,2]。 表1 HLB 值的范围与适宜的应用 HLB 值 应用 HLB 值 在水中分散现象 1-3 消泡作用 1-4 在水中部分散 3-6 乳化作用(W/O) 3-6 分散性不好 6-9 润湿作用 6-8 剧烈振荡后成乳色分散体系 7-15 渗透作用 8-10 稳定乳色分散体系 8-18 乳化作用(O/W) 10-13 半透明到透明分散体系 12-15 润湿作用 >13 透明溶液 13-15 去污作用 15-18 增溶作用 1.4 表面活性剂的功能与应用 1.4.1 润湿功能 1.4.1.1 润湿过程 所谓润湿就是当固体与液体接触时,原来的固-气和液-气表面消失而形成新的固-液界面的现象。通常可用液体在固体表面受力平衡时形成的接触角大小来判断润湿与不润湿。 把不同液体滴在固体表面可以看到两种情况,一种是液滴很快在固体表面铺展形成新 的固—液界面,在气、液、固三相交界处的气-液界面与固—液界面之间的夹角叫接触角()(如图3)。产生润湿的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