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敌我力量悬殊,解放军该怎么做呢?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小小军事家 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你是指挥,你是守还是撤? 西北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能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带给你什么启示? 为什么在军队人数和武器装备方面都占优势的国民党军队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其进攻就被人民解放军挫败了? 主席谋略看得远,转战陕北指挥全。 战略反攻大别山,威胁南京和武汉。 蒋介石,打内战,假装和平要谈判。 大智大勇毛泽东,为国为民赴重庆。 十月十日把字签,“双十协定”载诗篇。 美国出钱又出枪,支持蒋贼打内战。 * * * 转入战略进攻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孟良崮之战 千里跃进大别山 第2课 1945.8 1946.6 1947.6 1948.9 1949.1 1949.4 1949.10.1 和谈时期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战略决战 渡江战役 导入新课 装备军队 45个师 训练军事人员 15万人 给予贷款和物资 59亿美元 全国内战爆发前后美国对国民政府援助统计简表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人 130万人 武器装备 接收100万日军的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 基本上是步枪 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 拥有地区 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根据材料回答:国共力量对比如何? 敌强我弱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1946年8月 毛泽东在延安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 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 集中兵力打运动战 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陕甘宁 山东 重 点 延安 青化砭 蟠龙 羊马河 延川 清涧 绥德 小河 米脂 责口镇 朱官寨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947/3---1948/3) 沙家店 中共中央进军方向 伟人毛泽东是怎么做的呢? 思考讨论 延安有着“革命圣地”的美誉,但为什么中共中央还要主动撤离延安? 点拨归纳 解放战争爆发时,国民党在数量、装备和战争资源等方面,都明显地超过人民解放军。保卫自己的首府和指挥中心固然重要,但大敌当前,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决不能硬拼硬打。因此,中央采取了诱敌深入、寻找有利时机,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术,主动放弃延安。 思考讨论 环境如此艰苦,而毛泽东和党中央却一直留在了陕北,意义何在? 毛泽东、周恩来等不顾个人安危,留在陕北与敌人周旋,指挥全国战场,充分体现了伟人的风范,不仅极大的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也是我军能战胜敌人的重要精神力量。 主动撤离——保存实力; 引进“口袋”——全歼敌军; “蘑菇”战术——拖垮敌人; 中共制定并实行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和方法 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胜利的关键。 遇到困难时,需要迎难而上的勇气,也需要迂回战术的灵活. 阅读下列材料: 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 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 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 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陈毅 回答: 二、孟良崮战役 孟良崮战役 1947年3月 华东解放军 1、这首诗描写的是哪场战役 发生在什么时间? 2、“我军”指的是那部分解放军? 粟裕和陈毅 孟良崮战役纪念碑 130 万人 430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373 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5 万人 1947年夏 战略反攻时机成熟 材料一:“我军第二年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统区,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材料二:“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亡的转折点。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这个“历史转折”“主力打到外线去”的事件是? 挺进大别山 1946年6月——1947年 6月 解放区——------ 国统区 战略防御 ——------ 战略进攻 挺进大别山 时间:1947年6月—8月 经过: 指挥: 三、千里跃进大别山 ---转入战略进攻 刘伯承、邓小平 跃进 一种独特的进攻方式,它不是逐城逐地地进攻,而是长途奔袭,长驱直入,一举插进敌人的战略纵深地区。 刘邓大军为什么要选择向大别山跃进?请谈谈你的看法。 陕北 山东 南京 大别山 武汉 刘邓大军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 ——毛泽东 重 点 武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