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照人民抗日事迹 张守山的故事 2015年7月1日,87岁的张守山比往常起得更早。今天是党的生日,从1947年入党,68年来,他从没忘记过这个日子。 在女儿的搀扶下,张守山从石臼路社区一幢居民楼的三楼,慢慢下楼,在附近转悠了近一个钟头。回来后张守山刚坐下喘了几口气,又站起身走向卧室的橱柜。打开柜门,拉开最里面的抽屉,他准确无误地找到一个红绸布包裹的小包。 颤颤巍巍回到客厅坐下,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红布小包,里面有一个防压塑料袋和一个红漆木小盒。老人熟练地打开小盒,脸上不自禁地带了笑意。取出盒中折叠得 方方正正的一块鹿皮绒,然后轻轻拿起一枚金黄色的勋章,开始细心擦拭。擦完这枚,放回盒子,再打开塑料袋,一阵金属碰撞的声响——这里有近十枚勋章,老人 有条不紊地开始一枚枚擦拭。 “您怎么又把这些倒腾出来?前几天不是刚擦过吗?”女儿做好了饭,转头看见老人在忙乎。阳台上88岁的老伴听到动 静,迈着颤巍巍的步子也凑过来。“唉呦,你又倒腾你这些宝贝啊!”张守山有些耳背,对她们的话一概不睬,只顾认真地擦着。今天是党的生日,呆会还有报社的 记者来看他的这些宝贝呢。 张守山,1928年6月出生在秦楼街道南小庄村,六岁时举家迁往石臼。作为家中独子,八岁时,父亲送他读了三年私 塾。他懂事之时,正是石臼所渐渐沦为日军敌占区之时。“石臼所四大高高的城门,都由日伪把守着,咱老百姓要进出个门,还得由他们搜查”。回忆起七十余年前 的往事,张守山还是义愤填膺。当时看到日伪军欺压百姓,血气方刚的张守山十分不满。听说离家十几里的奎山就有共产党的队伍,可是家里只有这一个儿子,父亲 无论如何不能同意他去当兵。再说当时参加八路军,全家人都要受牵连。于是张守山就偷偷跑到奎山,要求参加抗日队伍。 当时滨海军区的干部看他年纪太小,就跟他说:“打仗可不是闹着玩儿,吃不饱穿不暖,你吃不了这苦的。”回忆起这些,老人笑了,“我就和那干部说‘我不怕吃苦,别人能行我也行’。”1945年5月,17岁的他加入滨海军区二团,由于断文识字,被领导点名当了通讯员。 从1945年到1947年底,张守山先后参加各种战斗十余次。他亲眼看到好兄弟在他面前永远合上双眼,亲身体会到听到日军投降消息时的兴奋喜悦……在一 次战役中,他也深切体会到子弹入体的彻骨伤痛:左大腿、左胳膊被子弹贯穿,左小腿腓骨内嵌入弹片无法取出。张守山说,只有阴天下雨时,才能找得到早已跟血 肉长到一起的弹片,“哪里最疼就在哪里。” 在记者面前,张守山一一展示他的勋章和证书:淮海战役纪念、渡江战役纪念、拥护世界永久和平纪念、 中苏友好协会徽章、日照县建设卫星站水库纪念、革命伤残军人证……自从1950年1月从连队宣传干事岗位转业后,张守山就成为一名普通的退役老兵。如今, 老人和老伴守着满堂儿孙过着幸福平静的生活。可是,这些勋章和证书无声地诉说着他参加革命战役、生产建设的光辉历程。 最后,老人郑重地打开那 个红漆木盒,小心地捧到记者面前。这是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特地颁发给抗日老战士的一枚纪念章。张守山 的女儿介绍,这枚纪念章是老人最为珍视的。因为怕它也像其他的徽章一样锈蚀,他曾经找来鸡内金的黄油擦拭,后来儿子给他找来一块擦车专用的鹿皮绒,他细心 地剪了一小块,折好和纪念章一起放进盒子里,过一段日子就取出来小心擦拭。 张守山说,很久很久没有行军礼了。言毕,他站起身,笔直的右手缓缓举起,随着指尖触碰到右额,坚毅萦绕整个面庞。 日照党组织在抗日战争时期 (一)党组织在创建抗日根据地中发展壮大(1937.7—1940.12) 1、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日照热血儿女,不甘心当亡国奴,在中共抗日救国主张的指引下,同仇敌忾,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抗日的钢铁长城。1937年10月,莒县爱国进步人士谢辉拉起了十字路抗日游击大队;12月,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郭有邻,受中共山东省委指派,回到家乡组建了民众抗敌自卫队,并成立了中共莒县特别支部。王乃征(王尽美的大儿子)在家乡莒到北杏村建立了北杏党支部,组建了几十人的抗日武装。几乎同时,国民党东北军五十七军一一二师中共地下工委在日照县南部成立了日照县抗日民众自卫联合会,组建了日照中共下元特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共日照临时县委。 2、中共莒县、日照县委的成立。1938年7月,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四支队六大队开赴莒县,并改编为二支队。8月,中共鲁东南特委在莒县大店成立。随后,中共莒县县委正式成立,县委对外称八路军莒县办事处,郭有邻任书记。这是中共莒县第一届县委。1938年秋,中共党员范景蘧与鲁东南特委接上关系,12月,中共日照县委成立。范景蘧任书记。县委对外称八路军日照办事处。 莒县、日照县委建立后,一方面积极发展壮大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