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ompany Logo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要求 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职业暴露概念、职业暴露局部处理方法 、职业暴露报告流程及标准预防概念。 医务人员应熟悉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及如何避免发生医疗锐器伤和医务人员标准防护流程,了解锐器伤发生特点及危害。 预防针刺伤 职 业 暴 露 定义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中,通过眼、口、鼻及其他粘膜、破损皮肤或通过针刺、咬伤、擦伤和割伤等途径穿透皮肤或粘膜屏障接触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 有研究表明,医务人员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比普通人群高2倍~3倍。更精确的数据来自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美国医疗机构疾病检测的统计结果:经皮暴露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为0.3%,发生针刺损伤后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为2%,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为6%~30%。 这些看似不高的感染比例,如果乘以职业暴露的总数量,就会变成不可忽视的数字。国内一项文献研究结果显示,2001年以来,来自23个城市229家医院的19171名护士报告,81.37%的护士在过去1年中至少发生过1次锐器刺伤。 锐器伤发生特点 1.护理人员占绝大多数 2.年龄小比年龄大的多 3.工龄短的比工龄长的多 4.针刺伤占绝大多数 5.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造成 6.用后的锐器没有按规定放置造成 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 1.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2.存在着错误或不规范操作行为。 3.工作中思想不集中。 4.使用锐器及其废物处理不当。 5.环境不良因素,如职业空间拥挤、室内光线较暗等。 6.未提供安全器具。 如何避免发生医疗锐器伤 1.要树立标准预防理念,强化自我防护意识。 2.禁止手持针等锐器物随意走动;不要随意丢弃使用后的针头;日常工作中尽量避免徒手传递锐器;禁止使用后的针头进行回帽操作。 3.进行开安瓶操作时,应使用手套或指套,如有碎玻璃粘在手上,应及时用流动的水冲洗,禁止用力擦拭。 4.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 如何避免发生医疗锐器伤 5.要正确处理医疗废物。使用后的医疗锐器应放在锐器盒内,锐器盒要有明显的标识,放在安全的区域。 6.正确使用屏障技术。 7.发生锐器伤及时报告。 8.参加预防锐器伤的培训。 您必须停止这些危险动作! 您必须停止这些危险动作! 您必须停止这些危险动作! 意外暴露应急处置程序 意外暴露一旦发生,应尽快对暴露部位采取局部紧急处理并按报告流程进行上报,暴露者应暂时脱离工作岗位 。 局部处理 (一)医务人员如不慎被利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的酒精、碘伏原液或安尔碘)进行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垂直挤压。 局部处理 (二)如为血液、体液等溅洒于皮肤表面应立即用肥皂等清洗,再用清水、自来水冲洗;如溅入口腔、眼睛等粘膜部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图 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皮肤 或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伤口旁端挤压 禁止伤口的局部挤压 碘伏、酒精消毒 或碘伏反复冲洗粘膜 报告院感科 并进行网络直报 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报告流程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医生向科主任报告、护士或工勤人员向护士长报告)。发生事件后的2小时内,科主任或护士长向院感科报告(8小时之外或节假日报告院感科科长刘曼丽,电话集团号码:621200)并进行网络直报。 预防感染的原则: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又称为双向预防,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均具有传染性,医务人员在接触上述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同时,还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飞沫、接触隔离措施。既要预防疾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预防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注意 无论什么情况下,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 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 把用过的注射器放到专门的容器中,统一处理。 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它废弃物混在一起。 勿将锐利废弃物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 预防院感—我们责无旁贷 关注院感—我们共同参与 试题 一、何谓职业暴露? 二、试述发生锐器伤的局部处理方法和报告流程。 三、何谓标准预防? * * Company Logo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