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物理化学分散体系与高分子溶液(修订版)分析.ppt

应用物理化学分散体系与高分子溶液(修订版)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高分子溶液的渗透压 即 设所有活度因子均为1,得: 即 解得: 四、高分子溶液的渗透压 由于渗透压是因为膜两边的粒子数不同而引起的,所以 将x的计算公式带入得: 加入足量的小分子电解质后,使得用渗透压法测定大分子的摩尔质量比较准确。 c1zc2 π=(z+1) c2RT c1zc2 π=c2RT 五、高分子的絮凝和稳定作用 1.高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的絮凝作用 在溶胶内加入极少量的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可导致溶胶迅速沉淀,沉淀呈疏松的棉絮状,这类沉淀称为絮凝物,这种现象称为絮凝(或桥联)作用。 高分子对胶粒的絮凝作用与电解质的聚沉作用完全不同: 由电解质所引起的聚沉过程比较缓慢,所得到的沉淀颗粒紧密、体积小,这是由于电解质压缩了溶胶粒子的扩散双电层所引起的。 五、高分子的絮凝和稳定作用 高分子化合物絮凝作用的特点: (1) 起絮凝作用的高分子化合物一般要具有链状结构; (2)任何絮凝剂的加入量都有一最佳值; (3)高分子的分子质量越大,絮凝效率也越高; (4)高分子化合物基团的性质对絮凝效果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5)絮凝过程与絮凝物的大小、结构、搅拌的速率和强度等都有关系; 2.高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的稳定作用 在溶胶中加入一定量的高分子化合物或缔合胶体,能显著提高溶胶对电解质的稳定性,这种现象称为保护作用,又称之为空间稳定性。 溶胶被保护以后,其电泳、对电解质的敏感性等会产生显著的变化,显示出一些亲液溶胶的性质,具有抗电解质影响、抗老化、抗温等优良性质。 五、高分子的絮凝和稳定作用 五、高分子的絮凝和稳定作用 第八节 表面活性剂与高分子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 一、高分子诱导表面活性剂聚集 二、表面活性剂影响高分子溶液的粘度 一、高分子诱导表面活性剂聚集 高分子常与表面活性剂配合使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到体系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由于表面活性剂分子具有两亲结构,这使得它们对高分子溶液的影响具有许多特殊性。例如,直链淀粉能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缔合成不溶物,也能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发生相互作用。 高分子的加入能够引起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的吸附,以及胶束的大小和结构产生变化。 表面活性剂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降低溶液和其他相间的界面张力,而它的聚集状态可以通过溶液中的高分子而改变。如图7-1中所示,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变化,高分子对于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出现不同。在某浓度下,表面张力曲线有一个大的折点,可以达到一个常数,最后,表面张力减少,达到没有高分子时的数值。 当表面活性剂达到某一特定浓度时,表面活性剂开始和高分子发生明显的缔合作用,此时,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增加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倾向于进入溶液中,界面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变化很小,因此表面张力不再发生变化。当高分子对表面活性剂的缔合达到饱和后,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界面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再一次增加,表面张力再次降低,当表面张力变为常数,表面活性剂开始形成普通的胶束。 一、高分子诱导表面活性剂聚集 图7-1 (a)不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浓度的SDS溶液表面张力与SDS浓度关系; (b)表面活性剂/高分子混合体系表面张力与浓度关系示意图 (为了进行比较,绘出相应单纯表面活性剂体系曲线) 一、高分子诱导表面活性剂聚集 1、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非荷电高分子溶液粘度的影响 不带电荷高分子水溶液,例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氧乙烯(PEO)、聚氧丙烯(PPO)和聚乙烯醇(PVA)等,其比浓粘度(ηsp/cp)的关系符合Huggins公式(7-1), 式中,ηsp-增比粘度;c-高分子的浓度;[η]-特性粘度; kH-Huggins常数。 而聚电解质水溶液则发生粘度反常现象(亦称电粘效应)。理论计算表明,高分子链上每十个结构单元带有一个净电荷,就足以使高分子链充分伸展,使体系的粘度显著增大。将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到不带电高分子水溶液中,如果两者之间发生缔合作用,体系会显示出聚电解质的粘度行为。图7-2示出了聚丙烯酰胺(PAM)与月桂酸钠混合体系的粘度变化,显然,月桂酸钠的浓度越大,体系的电粘效应越显著。 二、表面活性剂影响高分子溶液的粘度 图7-2 月桂酸钠对PAM水溶液比浓粘度的影响 (曲线1、2、3、4含月桂酸钠分别为2.0、4.0、6.0、8.0×103g/mL) 二、表面活性剂影响高分子溶液的粘度 表面活性剂与高分子的缔合作用往往导致其混合水溶液的粘度显示出三个不同的区域。PEO-SDS以及纤维素高分子(EHEC)-SDS混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