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昆虫鉴别技术 第一节 昆虫的特征和特点 一、昆虫的分类地位: 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二、昆虫的特征 (一)昆虫具有节肢动物门的特征 1.体躯分节 2.外骨骼; 3.成对的分节附肢; 4.体腔即为血腔5.腹神经索 (二)昆虫纲的特征 头、胸和腹三个体段。 头部具有口器、1 对触角、1 对复眼和2 ~3 个单眼。 胸部具3 对足、常具2 对翅。 腹部有外生殖器, 有时还有1 对尾须。 (二)昆虫纲的特征 有变态。 三、昆虫的特点 1.身体小或微小 2.种类多 3.分布广 4.生活隐蔽 5.有变态、有翅膀、口器特化 四、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昆虫是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消费者 2.某些昆虫又是生态系统中次级生产者 3.昆虫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分解者 五、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1.昆虫与人类争夺自然资源和生活资源 2.昆虫给人类提供自然资源和生活资源 昆虫的有害方面 昆虫的有益方面 第二节、昆虫的外部形态 一. 触角 构造:触角由三节组成, 基部一节称柄节, 第二节称梗节, 以后许多节内部均无肌肉着生, 总称为鞭节 昆虫触角类型 昆虫触角类型 昆虫触角类型 二. 眼 种类: 昆虫的眼有复眼和单眼两种。 复眼 单眼 昆虫的单眼分背单眼和侧单眼两类。 三. 口器 口器是昆虫的取食器官, 由于昆虫的种类、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 它们的口器在外形和构造上有各种不同的特化, 形成各种不同的口器类型。 蝗虫的咀嚼式口器构造 咀嚼式口器害虫的危害特点 对植物所造成的机械损伤明显。 有的能把植物的叶片咬成缺刻或穿孔, 啃食叶肉仅留下叶脉, 甚至把叶全部吃光, 如金龟子和一些鳞翅目的幼虫。 有的在果实或枝干内部钻蛀隧道, 取食危害, 如各种果实的食心虫和危害枝干的天牛、吉丁虫等。 有的是潜入叶片上下表皮之间或果树表皮下潜食叶肉或皮层, 咀嚼式口器害虫危害状 咀嚼式口器害虫的防治 可将胃毒剂、触杀剂、微 生物农药喷撒在植物体上或做成毒饵,使其和食物一起被昆虫食入消化道,即可引起中毒和致病死亡。 (2)刺吸式口器 (2) 刺吸式口器 为害:吸取植物的汁液, 造成病理的或生理的伤害, 使被害植物呈现褪色的斑点、卷曲、皱缩、枯萎或畸形, 或因部分组织受唾液的刺激, 使细胞增生, 形成膨大的虫瘿。多数刺吸式口器的昆虫还可以传播病害, 如蚜虫、叶蝉、飞虱等。 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危害状 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 防治:对剌吸式口器的害虫的防治,只有用内吸剂、触杀剂和熏蒸剂才有防治效果,而胃毒剂防治则无效。 (3)虹吸式口器 虹吸式口器 四、足 构造: 昆虫足的类型 五、 昆虫的翅 翅的基本构造 前缘,后缘或内缘,外缘。 肩角,顶角,臀角。 臀前区,臀区,轭区,腋区。 昆虫翅的类型 第三节、昆虫生物学特征 一、昆虫的变态 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体积增大,同时在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等方面也发生一系列变化,称为变态。 变态的类型: 不完全变态 完全变态 主要变态类型A.不完全变态(蝽) B.完全变态(蛾) 二、昆虫各虫期的特征 (一)卵 卵期:卵从母体产下到卵孵化所经过的时期。 卵的构造 卵的大小、形状 产卵方式 昆虫卵的形状 1.长茄形(飞虱)2.袋形(三点盲蝽)3.半球形(小地老虎)4.长卵形(蝗虫) 5.球形(甘薯天蛾)6.篓形(棉金刚钻)7.椭圆形(蝼蛄)8.椭圆形(大黑鳃 金龟)9.馒头形(棉铃虫)10.长椭圆形(棉蚜)11.长椭圆形(豆芫菁) 12.肾形(棉蓟马)13.有柄形(草蛉)14.被有绒毛的椭圆形 卵块(三化螟)15.桶形(蝽蟓)16.双辫形(豌豆象) (二)幼虫期 当胚胎发育完成以后, 昆虫的幼虫或若虫破卵壳而出的现象叫孵化。 昆虫从卵孵化出来后到出现成虫特征(不完全变态类变成成虫, 或完全变态类化蛹) 之前的整个发育阶段, 都可称为幼虫期。 在昆虫的发育史中, 幼虫期的明显特点是大量取食和以惊人的速度增大体积。由于幼虫期是大量取食的阶段, 所以很多农林害虫的危害期都是幼虫期, 因而常常也是防治的重点虫期。 1、生长与脱皮 虫龄 每脱一次皮,虫体就显著增大, 形态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两次脱皮之间的时间称为龄。从卵孵化出到第一次脱皮之间的时期为第一龄期, 这时的幼虫称为第一龄幼虫(或1 龄虫、初孵幼虫); 第一次与第二次脱皮之间的时期为第二龄期, 这时的幼虫称为第二龄幼虫(或2 龄虫), 以此类推, 最后一龄幼虫又称末龄幼虫或老熟幼虫。 由于头壳在同一龄期中, 几乎是不生长的, 因此在实践中识别虫龄, 根据头壳大小进行识别比较准确。而体长因在同一龄期内生长变化较大, 而很难作为依据。 2、幼虫的类型 1、无足型 2、多足型 3、寡足型 (三)蛹期 幼虫老熟后, 停止取食, 寻找适当场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高中数学《平面向量与复数》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及解析).pdf VIP
- 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详解及测试题(含答案).doc VIP
- 夏普 DX-2008UC 2508NC 彩色复印机 维修手册.pdf VIP
- GMP与无菌操作相关要求知识培训.docx VIP
- 夏普 MX C5081D C6081D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第五代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工程造价编制指导意见(5G补充定额).docx VIP
- 夏普 MX M850 M950 M1100 黑白复印机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夏普 MX363 453 503 4528 维修手册.pdf VIP
- 标准图集-14J938-抗爆、泄爆门窗及屋盖、墙体建筑构造.pdf VIP
- 夏普 MX-2600N 3100N 2601N 3101N 4101N 5001N彩色复印机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