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 消除反应 1.消除反应定义与类型 消除反应(Elimination Reaction):是指从一个化合物的分子中消除两个原子或原子团的反应。 β-消除:在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的原子或原子团被消除,形成双键或叁键。 如卤代烃脱卤化氢,醇脱水 α-消除 :从同碳原子上消除两个原子或基团,形成卡宾(碳烯)。 另外:还有1,4-消除,1,5-消除反应等,它们可以看作是分子内的亲核取代反应。 2.双分子消除反应机理(E2机理) 在双分子消除反应中,碱进攻反应物的β-H的同时,离去基团L带着一对电子从分子中离去,在两个碳原子之间形成新的π键: E2历程,动力学表现为二级反应,新键的生成和旧键的断裂是协同进行的,碱参与了过渡态的形成,反应速率与反应物和碱的浓度成正比。 3.单分子消除反应(E1)机理 按E1机理进行反应的实例: (2)重排产物的生成 4.消除反应的取向 (1)E1历程中: 决定消除反应的方向,主要是生成的烯类的稳定性,在此情况下遵从查依采夫规则,形成不饱和碳原子上有烃基最多的烯烃(超共轭效应可解释)。 (2)E2历程中: 从含氢较少的β-碳上消去得到取代基较多的烯烃——查依采夫规则。 影响E2反应区域选择性的因素 (2)底物的结构 5.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 在E2消除中,过渡态所涉及五个原子(包括碱)必须位于同一平面。 例如:1-溴-1,2-二苯丙烷按E2历程进行消除反应时,其中一对对映体只生成顺式-1,2-二苯丙烯,另一对对映体只生成反式-1,2-二苯丙烯。 又如:氯代反丁烯二酸脱氯化氢的反应速度比顺式二酸快48倍,反式消除作用比顺式消除作用占优势。 在六元环中相邻的处于反式的原子或原子团可为直立键或平伏键,离去基团的反式交叉构象要求这两个消除的原子或基团为直立键,即使这种构象具有较高的能量。 Hofmann彻底甲基化常用于测定胺类尤其是生成碱类及其它含氮杂环类的分子结构。对于未知结构的胺,可用足量的碘甲烷处理使其生成相应的季铵盐。根据所引入甲基的数目可推断原料是哪一级胺。伯胺、仲胺和叔胺可分别引入三个、二个和一个甲基。又可根据其季胺碱热分解得到的烯烃的结构,推断原料胺的分子结构。例如,六氢吡啶因有环状结构,所以经甲基化和季铵碱热分解生成具有烯键的叔胺,并进一步生成1,4-戊二烯和三甲胺: 用Hofmann彻底甲基化反应与Hofmann消除可实现由托品醇转化为环庚三烯。 7.热解消除反应 热解消除反应:在无外加试剂存在下,在惰性溶剂中,或无溶剂情况下,通过加热,失去β-氢和离去基团,生成烯烃。 热消除遵循Hofmann规则,优先得到取代程度较低的烯烃 通过用重氢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这些热消除反应为顺式消除。例如: 课后思考题: 1.用溴处理( Z )-3-已烯,然后在乙醇中与KOH反应可得(Z)-3-溴-3-已烯,但用同样试剂,相同顺序处理环已烯却不能得到1-溴环已烯。用反应式表示这两种烯烃在反应中的行为(注意中间体和产物的立体结构)。 2 .完成反应式 * * γ-消除 :消除的两个原子或基团在1,3-位上。 消除反应的机理——E2,E1,E1CB及热消除反应 V=k[RX][B:-] 反应活性:对于烷基 3o2o1oCH3 (1) (1)碱的结构 当可以形成稳定的共轭烯烃,则以形成共轭烯烃为主要产物。 在(I)中H和L从相反方向消除称为反式消除或对向消除,而(II)称为顺式消除或同向消除。一般情况下反式消除更有利,因为在( I )中为对位交叉构象,这种过渡态的能量比重叠式构象(II)所需的能量小。 均说明卤素与位于反式的氢原子发生消除反应 ? 季铵碱——Hofmann消除反应 ① 季铵碱的制备 August Wilhelm von Hofmann (1818–1892) 德国化学家 彻底甲基化 ② Hofmann消除反应 Hofmann规则:具有几种β-H季铵碱的热分解产物 主要消除含氢较多的β-H ? 合成端基烯烃! Hofmann消除反应机理——E2 A. W. Hofmann, Justus Liebigs Ann. Chem. 1851, 78, 253. C. Cope, E. R. Trumbull, Org. React. 1960, 11, 317. B.M. Novak, et.al., J. Am. Chem. Soc., 2001, 123,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测量设备领用登记表.doc VIP
- 脑栓塞的护理ppt.pptx VIP
- GB 6675.4-2014 玩具安全 第4部分:特定元素的迁移.docx VIP
- 婴幼儿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ppt VIP
- 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数学试题.docx VIP
- 2025至2030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陕西金太阳2025年9月高三联考15C英语(含答案).docx
- CS5038具有14A开关的22V输出、大电流DC-DC升压IC.pdf VIP
- 在线网课学堂《信息安全技术》单元考核测试答案.docx VIP
- 光学经纬仪检定规程(JJG 414-2011).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