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域环境问题(冲突)的分类 污染 富营养化 旱涝 资源紧张 水土流失 水利工程的影响 上下游之间的协调 一、建立新的流域环境管理体制 对流域环境管理,统一特别重要,当关统一还不够,不听也没用,所以还要有权威。 在管理体制层面来说,就需要设立一个统一的有权威的流域环境管理机构。 当前流域环境管理体制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建立流域管理委员会,对流域统一协调管理。 二、制定全流域环境规划 流域环境管理在方法上必须以全流域环境规划优先。 环境规划的般程序: 1、调查评价 2、综合分析,明确主要的环境问题,确定战略目标重点和各层次目标 3、制定环保战略规划,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 4、实施环境规划 5、对规划及年度计划进行调查评价,及时修正 三、建立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污染补偿机制 1、流域内,对排污者收费,对污染受害人和治理者进行补偿 2、流域水资源利用补偿 3、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对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的补偿 四、建立流域水事纠纷裁决制度 由于流域各地区间用水目标存在分歧,需水量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各地区会产生用水矛盾甚至是纠纷 五、加强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管理 由于突发性的各种事故造成短时间内水体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往往造成重大水污染事件。 (二)流域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环境社会 系统发展 原则 界面 控制 原则 冲突 协同 原则 共赢 原则 (三)流域环境管理与生态需水 生态需水为维持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人们在开发利用流域水资源时必须为生态系统的发展与平衡保证其所需的水量。 可持续 三、流域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 水 务 农 业 市容和环境卫生 园 林 车辆管理 环境保护局 各级人民政府 (一)城市环境管理的机构 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 制订城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城市环境现状调查和预测 城市环境功能区划 制订环境规划方案 制订方案实施的各项政策保障和管理措施 (二)制定城市环境规划 (三)城市污染物浓度指标管理 污染物浓度指标管理指控制污染源的排放浓度。 综合指标 一般包括污染物的产生量、产生频率等。 单项指标 一般有多种,由于任何一种物质如果在环境中的总量超过一定限度都会导致环境质量的恶化,因此就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环境污染单项指标。 排污收费制度 (四)城市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 环境容量 环境所能接受的污染物限量或忍耐力极限,单元环境中某种污染物质的最大允许容纳量。 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进行控制 排污申报 总量审核 颁发排放许可证和临时排放许可证 (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及其 定量考核制度 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把城市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和城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采取多功能、多目标、多层次的措施,对城市环境进行规划、管理和控制,以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确定综合整治目标 制定综合整治方案 改革环境管理体制 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因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需要而制定。该制度以城市为单位,以城市政府为主要考核对象,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情况,按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4大类共16项指标进行考核并评分。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及标准 城市 考核 数量 增加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基本原则 纳入地方政绩考核 “抓两头,带中间”,两头是指树立先进,警示落后,中间是指带动全国城市环境管理工作水平提高。 ——曾培炎,2005年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市长峰会 类别 序号 指标 环境质量 1 API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20分) 2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8分) 3 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分) 4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4分) 5 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4分) 污染控制 6 清洁能源使用率(3分) 7 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2分) 8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5分) 9 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5分) 10 重点工业企业排放稳定达标率(7分) 11 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8分) 环境建设 12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分) 13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分) 14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分) 环境管理 15 环境保护机构建设(3分) 16 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3分) 十一五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 (六)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 国家环境保护局于1997年在全国各城市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并且将这项工作制度化,建立了完善的考核体系和工作程序。其目的是为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良性 循环 环境质量 良好 基础设施 健全 社会文明 昌盛 经济快速 健康发展 城市优美 洁静 资源合理 利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