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药基础知识之基药中成药的运用 2013.12 阴 阳 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 阴 阳 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的一种抽象,也是宇宙对立统一及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 阴阳,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对立面 阴 为寒,为暗,为聚,为实体化 阳 为热,为光,为化,为气化 阴阳在中医的应用 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阴 阳:黄帝内经说法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阳证和阴证 . 表证、热证、实证可归属于阳证范畴; 里证、寒证、虚证可归属于阴证的范畴。 因此,阴阳八纲中总纲,一切病证都可以归之为阴证或阳证的大原则中。 阴阳证临床表现: 阴证:面色暗淡,精神萎靡,身倦肢冷,气短懒言,口不渴,尿清便溏,舌淡,脉沉细无力 阳证:面红身热,神烦气粗,声大多言,口渴饮冷,尿赤便干,苔黄,脉数有力。 阴虚和阳虚证: 阴虚:由于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所致。主证为低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口燥咽干,尿少而黄,大便秘结,舌红无苔,脉细而浮有力,重取则无脉。 阳虚:由于阳气不足,“阳虚则生寒”所致。主证为畏寒肢冷,疲倦乏力,自汗,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苔白,舌质淡,脉细无力 六味地黄丸 成分: 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适应症: 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5g,一日2次。 六味地黄丸的组方独具特色 具有“三泻三补”的特点,方中重用熟地滋阴补肾为主药,以山茱萸补养肝肾,山药补脾固肾涩精为辅药。此方“三补”,佐以泽泻,茯苓,渗水利湿,丹皮清泻肝肾虚火,此为“三泻”,各药合用,滋补不留邪,降邪不伤正,相辅相成,通补开合,因此,六味地黄丸具有广泛的临床用途。 六味地黄丸出处 六味地黄丸药方出于宋代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中医传统应用于滋阴补肾,适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手足心热、消渴等症。 服用六味地黄丸首先要辨清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肾阳虚的人绝不可用,肾阴虚的人也不可多用,以服用后收到效果为准,食用过多会伤害身体。 六味地黄丸现代研究 六味地黄丸有各种不同有效成分,不同微量元素等。即是药物,又是食疗,具备一箭双雕的双项调节功效,而每种中药都有不同的微量元素,是任何西药都不可替代的,是中老年人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最为适合健康验方。 六味地黄丸现代运用 现代研究本方具有增强免疫、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 金匮肾气丸 成份: 地黄、山药、山茱萸 (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 (炙) 、牛膝 (去头)、车前子 (盐炙)。 。 适应症: 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规格: 每100粒重20g 用法用量: 口服。 一次20粒 (4g) -25粒 (5g),一日2次。 金匮肾气丸现代研究 具有增强性腺功能、提高血清睾酮水平、增强免疫功能及抗氧化等作用。 金匮肾气丸的临床运用 水肿 由肾阳衰弱,气化不利所致,见面浮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气促,畏寒神疲,腰部酸胀,小便不利,舌淡,脉沉细;慢性肾炎见上述症候者。 腰痛 由肾阳亏虚,腰府失养所致,症见腰膝酸软,畏寒,四肢欠温,少气乏力,夜尿频多,舌淡,脉沉细;腰肌劳损见上述症候者。 气虚概述: 人体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称为气虚。所谓气,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由肾中的精气、脾胃吸收运化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空气几部分结合而成。在临床上,气虚还包括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诸症。 气虚概述: 泛指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人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讲就是元气升降出入的运动;元气不足会造成疲乏无力、腰膝酸软、语声低懒微言、胸闷气短、精神不振、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食欲不振等诸多不适。 五脏气虚的表现 肺气虚。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调水道。肺气虚,则其主宣降、司呼吸、调节水液代谢、抵御外邪的作用就会减弱,出现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病证。 肾气虚。肾居腰府,藏精气,司二阴开合。精气充五脏而上荣于脑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新桥镇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题.docx VIP
- 学堂在线《PPP理论与实践》作业单元考核答案.docx VIP
- 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制度汇编(全套).docx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pdf VIP
- 习作《我来编童话》课件1.x_..pdf VIP
- 互联网护理服务制度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学堂在线《中国古代礼义文明——礼制》作业单元考核答案.docx VIP
- 2018年浙江省绍兴市秀松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docx VIP
- 学堂在线医学英语词汇进阶(首医)作业单元测验答案.docx VIP
- 附件E.2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造纸).xls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