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掌握基本的文化背景 文章 内容 形式 主题 题材 情感 结构 表达 手法 语言 总分、并列、递进、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叙述 描写 议论 说明 抒情 特点 修辞 顺叙、倒叙、插叙 人物描写、景物描写 例证、对比、引用、喻证 下定义、举例、引用、比喻、比较、分类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准确、生动、具体、形象……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象征、衬托、悬念、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您快乐,我快乐! 祝各位同学学习快乐! 中考现代文复习策略 遵义县第八中学 兰云霞 存在问题: 1.缺少主题意识 2.缺少原文意识 3.缺少审题意识 4.表述能力差 5.缺少基本的文化背景 阅读题答案 意 词语 段落 篇章 句子 一、读懂文章。读懂文章就是要把握文章的中心。中考阅读题得分率低的原因是考生读不懂文章,不能把握文章的中心。如2012年中考《买一个奇迹》第13题:谈谈自己读完本文后的启示。 答案五花八门: ①要尊老爱幼 ②要帮助父母,多和父母聊聊天 ③要知道该怎样用钱 ④生命在于创造,奇迹是一种幸运 从这些答案中可以看出考生没有读懂文章,没有把握文章的中心。 怎样读懂文章 文章标题 关键词句 议论句 抒情句 中心句 读懂中心 1、读标题。根据标题,提出疑问,思考问题。 《野百合的春天》 (2014年中考选文)写出标题中 “春天”的两层含义。 《幸福的秘密》 (2013年中考选文) 的“秘密”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买一个奇迹》(2012年中考选文)奇迹是什么?谁买奇迹? 《趴下》(2011年中考选文),谁趴下?为什么趴下? 《走远了再关门》(2010年中考选文)谁走远了再关门?谁关门,为什么要走远了才关门? 《最美好的时刻》(2009年中考选文)什么时刻是最美好的时刻?最美好指的是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阅读文章,思考问题,对把握文章的中心会有很大的帮助。 2、找文眼。文眼指文中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以及确定文章的中心。《最美好的时刻》一文关键词:宁静。 在那片黑压压的树林里却并不那么宁静——野兔子和小松鼠、负鼠和金花鼠它们都在那儿奔跑、欢笑 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生命——这种神秘的东西,它既摸不着,也听不见。 一个8岁的孩子当然不会想得那么多,也许他还不知道自己正沉浸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 最美好的时刻,就是宁静,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找到了关键词宁静,就能捕捉到文章的中心了。 3、找议论句、抒情句。有的文章有一些暗 示或点明文章中心的关键语句,这些语句常 是议论句或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功效。 《走远了再关门》: 客人走远再关门,是一种善;留下几秒,听对方把话说完,是一种善……有些善,很小很小,就发生在身边短短几秒钟的时间。 如:《走远了再关门》中的第10题:第⑤段中的“等你走远再关门”为什么会让“我”感到温暖? 有如下几种答案: ①因为老人对“我”的尊重、关心。 ②因为老人对人有礼貌。 ③因为老人有涵养。 ④因为老人体贴人。 ⑤因为老人注重细节。 ⑥因为老人的友善和真情。 ⑧不管别人怎样欣赏,满山遍野的百合花都仍然铭记着第一朵百合花的教导:“我们应该全心全意地开花,绝不要和别人争论,要以鲜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3.读了本文,谈谈你对野百合生长环境的认识。 (无论环境如何艰难,都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训练概括能力。语文概括能力是学生阅读的基本功,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中考阅读题得分率低的原因是考生缺乏概括能力。例如: 2012年中考《谈影响力》第15题,请简要概括文中的论据。 ① 农学博士每天种树,一直种到97岁 ②一个从沿海回来的朋友到内地投资 ③我儿子在饭前便后都很认真地洗手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普通人具有影响力”考生概括的论据,不能证明中心论点。 我们来看第一个论据: 邻国的一个农学博士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种树,每天在中国的恩格贝种树10小时,一直种到97岁。在他的影响下,该国7300名志愿者来恩格贝种树,种下树木300万棵,染绿黄沙4万亩。 按下面的模式概括: 谁+做什么 谁 邻国农学博士 做什么 影响 7300名志愿者到恩格贝种树 “邻国农学博士邻国农学博士7300名志愿者到恩格贝种树”,概括出的这一论据,才能证明中心论点:普通人具有影响力。 三、要训练答题模式。有的学生,文章读懂了,题目理解了,答案也在心中了,但是,就有一种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苦恼,做出的答案表述不准确,不规范,不全面。 如2012年中考《买一个奇迹》第12题:文章是怎样刻画小女孩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