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提纲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波粒之争 一、前奏 二、风云骤起—微粒说占据强势 三、证据迭出—波动说开始反击 四、力挽狂澜—波动说反败为胜 五、光电效应—微粒说绝处逢生 六、电子是波—微粒说后院起火 七、波动粒子归一统 德布罗意谱新篇 争论的焦点 人们对于光的本性的探索和认识经历了相当漫长曲折的过程,爆发过一连串的纷争和论战。 论战的焦点:光到底是一束粒子流还是一种波。 光学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跟人们对于光的本性的探索过程密不可分的。 萌芽时期—几何光学时期—波动光学时期—量子光学时期—现代光学时期 古时候 早在古希腊时期 学者们就已经开始了对于光的本性的讨论。 触须说:眼睛发出某种类似触须的东西,一旦这些东西碰到物体,物体就被眼睛看见了。(欧几里德《反射光学》) “投射说”:眼睛放出一种射线到达远处的物体,然后眼睛通过分析弹回来的射线来产生视觉。 我国最早的光学知识的记录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墨翟 (公元前468-前376)及其弟子所著的《墨经》中,就记载着影的形成和小孔成像以及光在镜面(凹面和凸面)上的反射等现象,并提出了一系列经验规律。 关于“影的形成”的记载 “景迎日,说在转” “景日之光反烛人,则景在日与人之间” 关于“小孔成像”的记载 “光之入(煦)[照]若射,下者之入也高,高者之入也下。足敝下光,故成景于上;首敝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瘴)[库]内也。” (《经说下》120条) 关于“凹面镜、凸面镜成像”的记载 《经说下》:“中之内:鉴者近中,则所鉴大,景亦大;远中,则所鉴小,景亦小,而必正;起于中缘正而长其直也。中之外:鉴者近中,则所鉴大,景亦大;远中,则所鉴小,景亦小,而必易;合于中而长其直也。” 对于《墨经》的评价 钱临照先生说:《墨子》中关于光学的记录早于和超过古希腊的欧几里德,在世界科学史上应有崇高的地位。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里说明:中国古代自然科学曾经达到较高水平,不过没有产生近代实验科学而已。非常可惜,墨家关于科学观察与实验的思想远远超前于所处时代,人们很难领会、接受,以致被长期湮没,几乎失传。 张岱年先生说:如果墨学不绝,中国科学史必有更加辉煌的成就。 无论就时间还是就科学性来讲,《墨经》称得上是有关光学知识的最早记录,比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所著的《反射光学》早100多年。 反射定律发现很早 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大量与光的反射现象相关的记载。 古希腊,柏拉图学派提到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公元前大约3世纪就已发现反射定律。 折射定律几经沧桑 那时候也已有人开始研究折射定律 天文学家托勒密(公元100年-170年) 写有《光学》5卷 他的实验结论是:折射角与入射角成正比 等到一千年以后 有人推翻了他的结论…… 他的观点是对的 阿拉伯学者阿勒·哈森(Al-Hasen,965-1038)写过一部《光学全书》,并提出是由于物体发出的辐射被眼睛接收到,这样眼睛就能看到物体。 这种辐射就是“光”,光是视觉的信使。 可看作是光学发展的萌芽时期 从墨翟开始的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构成了光学发展的萌芽时期,在此期间光学发展比较缓慢。到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凹面镜、凸面镜、眼镜、透镜以及暗箱和幻灯等光学元件的相继出现,预示着新的时期即将到来。 波粒之争的前奏 他们的工作和创新是不容忽视的 1610年 伽利略(意) 制作了望远镜,并用望远镜观察星体运动。 1611年 开普勒(德) 设计了开普勒天文望远镜。 围绕折射定律的研究 有了新的进展 精确折射定律的最早 发现者:斯涅耳(1580-1626) 笛卡尔,1637 《方法论》 附录《屈光学》 费马,1661 最短时间原理 费马推导折射定律用图 波粒之争的前奏 到了17世纪,已经有了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两种观点。 关于微粒说 创始人:牛顿 主要观点:光是光源发出的一束高速运动的粒子流。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折射 光的色散(不同微粒) 认为光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v大于c 关于波动说 最早的波动说:格里马第,1655 奠基人:惠更斯 最早的倡导人之一:胡克(英) 主要观点:光是一种波。 光的折射 光的色散(不同频率) 认为光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v小于c 必须借助于所谓“以太”介质 到底孰是孰非? 主要有以下问题: 1.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大于C还是小于C? 微粒说认为前者对 波动说认为是后者 2.两束光线相交时何以能互不相扰? 微粒说无法解释(很苦恼) 波动说:波具有能独立传播的特质(很轻松) 3.为什么光照下物体会有清晰的影子? 微粒说:直线传播(很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