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① 合成的主要部位是骨髓和肝脏,但成熟红细胞不能合成; ② 合成的原料简单:琥珀酰CoA、甘氨酸Fe2+等小分子物质; ③ 合成过程的起始与最终过程在线粒体,中间过程在胞液。 血红素合成的特点: 血红素对ALA合酶的别构反馈抑制 许多物质可诱导ALA合酶的合成 二、血红素生物合成的调节: ① ALA合酶是血红素合成途径的关键酶 : 与膜受体结合,加速有核红细胞的成熟以及血红素和的合成促使原始红细胞的繁殖和分化。 ②重金属可敏感抑制ALA脱水酶与亚铁螯合酶 ③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 是红细胞生成的主要调节剂 3. 乙酰化是某些含胺非营养物质的重要转化反应 异烟肼 乙酰辅酶A 乙酰异烟肼 辅酶A 磺胺 N-乙酰磺胺 4. 谷胱甘肽结合是细胞应对亲电子性异源物的重要 防御反应 黄曲霉素B1-8,9-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结合产物环氧化物 催化这类反应的酶称为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 5. 甲基化反应是代谢内源化合物的重要反应 甲基的供体:S - 腺苷甲硫氨酸(SAM) 烟酰胺 N-甲基烟酰胺 儿茶酚 O-甲基儿茶酚 6.甘氨酸主要参与含羧基非营养物质的生物转化 苯甲酸 苯甲酰CoA 甘氨酸 苯甲酰CoA 苯甲酰甘氨酸 四、生物转化作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年龄对生物转化作用的影响很明显; 某些生物转化反应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营养状况对生物转化作用亦产生影响; 疾病尤其严重肝病也可明显影响生物转化作用; 遗传因素亦可显著影响生物转化酶的活性。 (一)年龄、性别、营养、疾病及遗传等因素对生物转化产生明显影响 (二)许多异源物可诱导生物转化的酶类 许多异源物可以诱导合成一些生物转化酶类,在加速其自身代谢转化的同时,亦可影响对其他异源物的生物转化。 由于多种物质在体内转化常由同一酶系的催化,因此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可出现药物之间对同一转化酶系的竞争性抑制作用,使多种药物的生物转化作用相互抑制,可导致某些药物药理作用强度的改变。 此外,食物中亦常含有诱导或抑制生物转化酶的非营养物质。 第二节胆汁与胆汁酸的代谢 Metabolism of Bile and Bile Acids 胆汁的成分: 胆汁酸盐(bile salts)、无机盐、粘蛋白、磷脂、胆色素、胆固醇、多种酶类 一、胆汁的主要固体成分是胆汁酸盐 胆道系统 肝胆汁 (hepatic bile) 肝细胞分泌 胆囊胆汁 (gallbladder bile) 肝胆汁经胆囊浓缩 肝胆汁 胆囊胆汁 比重 1.009?1.013 1.026?1.032 pH 7.1?8.5 5.5?7.7 水 96?97 80?86 固体成分 3?4 14?20 无机盐 0.2?0.9 0.5?1.1 粘蛋白 0.1?0.9 1?4 胆汁酸盐 0.5?2 1.5?10 胆色素 0.05?0.17 0.2?1.5 总脂类 0.1?0.5 1.8?4.7 胆固醇 0.05?0.17 0.2?0.9 磷脂 0.05?0.08 0.2?0.5 两种胆汁的百分组成和部分性质 胆汁酸(bile acids)的概念: 胆汁酸是存在于胆汁中一大类胆烷酸的总称,以钠盐或钾盐的形式存在,即胆汁酸盐,简称胆盐 (bile salts)。 按结构分: 游离胆汁酸(free bile acid) 结合胆汁酸(conjugated bile acid) 二、胆汁酸有游离型、结合型及 初级、次级之分 游离胆汁酸 例:胆酸 COOH 例:鹅脱氧胆酸 结合胆汁酸 CONHCH2CH2SO3H 例:牛磺胆酸 例:甘氨胆酸 CONHCH2COOH 按来源分: 初级胆汁酸(primary bile acid) 次级胆汁酸(secondary bile acid) 初级胆汁酸: 是肝细胞以胆固醇为原料直接合成的胆汁酸,包括胆酸、鹅脱氧胆酸及相应结合型胆汁酸。 次级胆汁酸: 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初级胆汁酸 7α-羟基脱氧后生成的胆汁酸,包括脱氧胆酸及石胆酸。 7α-羟基脱氧 胆酸 脱氧胆酸 初级胆汁酸 次级胆汁酸 7α-羟基脱氧 鹅脱氧胆酸 石胆酸 次级胆汁酸 初级胆汁酸 三、胆汁酸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促进脂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胆汁酸分子内部既含有亲水性的羟基和羧基,又含有疏水性的烃核和甲基,而且羟基和羧基的空间配位又全是α型,位于分子的同一侧构成亲水面,而分子的另一侧构成疏水面,所以胆汁酸的立体构型具有亲水和疏水两个侧面。 这种结构特点赋予胆汁酸很强的界面活性,成为较强的乳化剂,能够降低油/水两相之间的界面张力,使脂类在水中乳化成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