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株洲冶炼厂违规炒外盘期货亏损.docVIP

案例1株洲冶炼厂违规炒外盘期货亏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情况介绍 1997年7月20日,株洲冶炼厂进口公司经理徐耀东在万般无奈下向厂方承认:炒期货亏损13.22亿元。株洲冶炼厂违规炒外盘期货、被国际著名的期货交易商家逼仓的消息传出,舆论哗然,海外传媒幸灾乐祸称:“大陆期货未见其利,数亿美金已流出境外”。工人们忧愤交织,编了一句顺口溜;辛辛苦苦四十年,一觉回到解放前。并声称要以黑铁铸成徐耀东与厂长的跪像摆放厂门口雪耻。 案例1株洲冶炼厂违规炒外盘期货亏损13.22亿 株洲冶炼厂于1956年成立,正式职工8000余人,为国家一级企业,在中国大型国企业五百强中排列132名位,按综合经济指标排名56位,年利润过亿元。该厂为中国三家在伦敦金属期货交易所挂牌上市企业之一、全球五大铅锌冶炼生产厂家之一。 1985年,国务院下令禁止国内企业,公司炒作外盘期货,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尚未成熟,各方面条件也不具备做外盘期货的能力。株洲冶炼厂却利用了进出口权的便利,违规炒外盘期货。他们最初以套期保值名义操作,尝到了一些甜头,进出口公司经理、期货操盘手徐耀东的权利就膨胀起来,厂方也对他采取一种放任态度。此时,徐耀东很像弄垮巴林银行的尼克。里森,很多方面可以独断专行,有了失误可以利用各种关系拆东补西,终致亏损的漏洞越来越大。 1997年前株冶炼厂年产锌约20万吨,一般说来,看准市场价格上扬之机,抛售合同,以后按期交给割现货可以稳稳地赚进大笔外汇,也可避免因市场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这就是套期保值。 1997年3月世界金属期货市场价格上扬,锌市走俏,徐耀东见有利可图,开始在每吨1250美元的价位上往外抛售合同,而此时株洲冶炼厂每吨锌的成本仅1100美元,做套期保值的话,每吨在以后按期交割现货可稳赚150美元,并不受交货时市场价格的影响。 既然有利可图,徐耀东走出了投机冒险的第一步——从1250美元的价位开始大量抛售合同。抛出的单马上被人吃进,锌价上扬到1300美元,这时价位售出每吨有200美元的利润(指现货交割后),操盘手开始做空(即卖空),大量向市场抛售合同。操盘手此时也许不会知道,株冶厂从开始做空的那一时刻起,著名的国际大期货交易商嘉能可资源有限公司就盯上了他。 操盘手抛出了大于株冶厂年产量几十万吨的供货合同,市场价格改革仍在攀升,最高点涨到1674点,1674点是锌在伦敦金属期货交易所每吨的美元售价,1674点也是这次惊心动魄的期货商战的终结点,株冶厂在这个“点数”上终于坚持不住,垮了下来。 在锌家的上扬期间,操盘手的期待是高抛低买平仓,这样出与进都可以大赚一把。当市场价格改革打不下来时,操盘手知道自己被人逼仓了,不断扫出大量供货合同,指望迅速打下市场价格,等价格跌至抛出时点数以下时在大量吃进合同平仓,卖空的空洞就被平抑了,剩下高价位卖书的厂方有能力供货的合同,如期生产交割,可另赚一笔。 一位资深期货操盘手评论说:“此时徐耀东就应当及时止损平仓,在价格刚上扬到1300点上时就要买入平仓,以免被人逼仓。另一种做法就是自己有雄厚的资金及大量的现货,不怕人逼仓,才可以继续跟对手打下去。可惜的是,株冶厂与对手嘉能公司相比,资金远不及对手,他的对手对他的底细了如指掌,株冶厂怎能不败?” 按伦墩金属期货交易所的行规,买卖者须缴纳买卖合同金额数的5%用作保证金,按每吨1300美元算,买卖一手(25吨为一手)需要1625美元作保证金,厂方抛出了42顿的合同工,就需要缴纳2700多美元作保证金,株冶厂显然拿不出这笔巨资。而期货界的传言称,株冶厂在市场抛售额达80吨之多,这已超过其自身生产能力的4倍。 对手嘉能公司的前身玛格瑞士公司在“文革”前就和株冶厂有过密切联系,对株冶厂的生产供货能力有多大很清楚,株冶厂操盘手抛出合同打下市场价位然后买入平仓的意图,当然也骗不过他们。最可叹的是,许多株冶厂人这时还不知道玛格瑞士公司在前几年就更名为嘉能公司。 徐耀东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贷款支掌着徐与嘉能可公司对抗。在1997年3月至7月间,徐因资金问题,多次被逼止损平仓,损失的过亿美元主要用在买入平仓上。 目前,株冶厂首先面临的是怎样去填补为厂方生产能力数倍的卖空合同:要么如期交割,交出的话就得花巨额资金承担每吨300多美元的损失买回合同工。两者如果都做不到的话,那就面临违约爆仓的危险,已缴纳的保证金全部罚没,即按合同价格归人家,另外还要追加违约罚金5%——10%。 厂方内部宣布亏损达13022亿元人民币,但对外只肯承认卖单数额只有42万吨,另说国家储备调拨了20万吨交割,但对不上亏损额数。株冶厂卖出的合同从1997年上半年一直到1998年7、8、9月都有,短短的一年左右时间要提供这么多货显然力不能支。看来,株洲冶炼厂40年的辛苦经营,又要当作学费付出了。 原因分析 株洲冶炼厂违规炒外盘期货遭巨额损失后,引起了诸多话题

文档评论(0)

zywx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