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毕业计算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前 言 1 第一章 结构选型布置 2 1.1 设计题目已知条件 2 1.2 结构选型 3 第二章 确定计算简图 7 2.1 确定计算简图 7 2.2 梁截面尺寸的确定 8 2.3 柱截面尺寸的确定 8 2.4 板的确定 9 2.5 材料强度等级 9 2.6 荷载种类 9 第三章 框架内力计算 19 3.1 恒载作用下框架内力 19 3.2 活载作用下框架内力 29 3.3 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内力计算 37 3.4 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计算 43 第四章 框架内力组合 55 第五章 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64 5.1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64 第六章 楼梯结构设计 73 楼梯甲计算 73 楼梯乙计算 77 第七章 现浇楼面板设计 81 7.1四层楼面板 81 第八章 基础设计 87 8.1 荷载计算 87 8.2 确定基础底面积 87 8.3 基础结构设计 91 结论 96 参考文献 98 致谢 99 前 言 毕业设计是对即将毕业的学子自身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与锻炼,也是全面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培养一定创新能力的过程。在毕业设计中可以更好的利用理论知识分析与完成设计以增加理论经验。 此次毕业设计题目为《江苏省如皋市某办公楼设计》。内容包括本教学楼的总体概况,荷载的计算(包括恒载、活载、风载及地震作用),框架内力计算,框架内力的组合,梁、柱截面设计,楼梯结构的设计,现浇楼面板设计,基础设计。 在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整合了建筑工程专业学习到的建筑制图、房屋建筑学、AutoCAD、建筑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抗震设计、基础工程等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能够接触到规范、建筑图集和参考书籍,学习到课本以外的比较实用的理论知识,而且从中培养了我们查阅资料、自学的能力。这些对我们即将走向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毕业设计的内容大部分是以手算完成的,结合了CAD绘制。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可能会出现个别的因疏忽造成的错误,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二零一三年六月 第一章 结构选型布置 1.1 设计题目已知条件 题目:江苏省如皋市某办公楼设计 本工程建设地点为江苏省如皋市内,为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4100左右,其它条件如下: 1.抗震设防烈度:七度,其余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考虑。 2.气象条件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夏季最高气温40℃,冬季最低气温-4℃。 基本风压值:=0.35 基本雪压值:=0.4 3.工程地质条件:地质报告见表1-1 地质报告 表1-1 土质 厚度 勘 察 数 据 杂填土 0.5m 粉土 1.4m 中沙 1.8m 砾沙 3.5m 4.荷载资料 (1)教学楼楼面活载,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确定楼面活载标准值为2。 (2)不上人屋面:活载标准值为0.5 ; (3)屋面构造: 40厚细石混凝土,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2厚弹性防水涂料隔汽层,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70厚水泥防水珍珠岩保温,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轻钢龙骨吊顶(一层矿棉吸声板厚15mm)。 (4)楼面构造: 瓷砖地面(10mm面层,20mm水泥砂浆打底),轻钢龙骨吊顶(一层矿棉吸声板厚15mm)。 (5)填充墙: 外墙采用页岩砖,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小型砌块,双面抹20厚砂浆。女儿墙高0.9m。 (6)卫生间: 10厚防滑地砖,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防水层,轻钢龙骨铝合格栅。 1.2 结构选型 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体系的特点:框架结构是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连接形成的骨架结构,框架结构的特点是由梁、柱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墙体起维护作用,其整体性和抗震性均好于混合结构,且平面布置灵活,可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也可构成丰富多变的立面造型。国外多采用钢为框架材料,国内主要为钢筋混凝土框架。 框架结构布置原则:(1)结构平面形状和立面体型宜简单、规则,使各部分刚度均匀对称,减少结构产生扭转的可能性;(2)控制结构高宽比,以减少水平荷载下的侧移;(3)尽量统一柱网和层高,以减少构件种类规格,简化设计和施工;(4)房屋的总长度宜控制在最大温度伸缩缝间距内,当房屋长度超过规定的值时,可设伸缩缝将房屋分成若干温度区段。 图1-1 一层平面图

文档评论(0)

三四五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