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总复习考试精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s、p 态线偏振光互相独立。即:反射波及透射波的s分量只与入射波的s分量有关;反射波及透射波的 p 分量只与入射波的 p 分量有关。 s、p 互相独立,故可将一般振动分解为s、p态。 (4)振幅比:可将 rs 、rp 、ts 、tp 表示为入射角的函数。 外反射:光疏→光密, n2 n1 , n21 1 ,e.g. 空气→玻璃, rs 、rp 、ts 、tp 皆为实数。 内反射:光密→光疏, n2 n1 , n21 1 ,e.g.玻璃→空气。 特例: a 正入射:i1 0, 不论内、外反射,均有: 不论内、外反射,都存在一特殊角 ib , 当 i1 ib 时,rp 0 , ib 称为布儒斯特(D. Brewster)角。 如果平面波以布儒斯特角入射,则不论入射波的电场振动方向如何,反射波中不再含有p分量,只有s分量。 ——布儒斯特定律 由于 所以反射光与折射光互相垂直。 空气中折射率为1.5的平板玻璃, 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 例如: 入射到第一界面上,第二界面上的入射角也恰为布儒斯特角 因此反射光中只有s分量。 透射光为p占优的部分偏振光。 . . . . 2.6.2 反射与折射时光的能流比与光强比 光场的平均能流密度即光强的表达式为: 1 光强比(光强反射率和透射率) 当 i1 ic 时,发生全反射。 c 对内反射,存在一特殊角度 ic: 在同一媒质中,考虑相对强度时,定义: 在反射、折射问题中,尽管 μ1 μ2 μ0,但一般 即计算不同媒质中的光强比时,要考虑到不同折射率的影响。由此可得到光强比的下列表达式: s光的光强反射率: p光的光强反射率: s光的光强透射率: p光的光强透射率: 能流 w IS ,这里S 为光束的横截面积。由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可知,反射光束与入射光束的横截面积相等, 而折射光束与入射光束横截面积之比是: 分别为入射光,反射光和折射光能流。 2 能流比(能流反射率和透射率) s光的能流反射率: p光的能流反射率: s光的能流透射率: p光的能流透射率: 可见对反射光,能流反射率与光强反射率相同: 对折射光,一般 ,只有正入射时二者相同。 实用中经常遇到自然光入射的情况,观测量一般是 s 态和 p 态的 总光强或总能流。定义总能流反射率: 由能量守恒(介质无吸收),则: 对自然光 ,故: 总能流透射率: 由能量守恒: 类似可得总光强反射率: 自然光的总光强透射率则为: 注意: 有关公式汇总参见教材第124页,表 2.6.1 图 a 和 b 中以空气 n 1 ——玻璃 n=1.5 界面为例,分别绘出了外反射及内反射时的反射光强比及透射能流比的曲线,其中虚线是对自然光入射而言。 特例: 1 正入射:i1 0, 不论内、外反射,均有: 2)不论内、外反射,当 i1 ib 时,Rp 0 ,反射光只有 s 光。 3 外反射时,R一般随入射角i1的增大而增大, 内反射: 例(1)求证:当光线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折射线与反射线互 相垂直.(2)讨论当p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透射光与入射光 的能流比及强度比. 可用以解释: 远看倒影, 近看游鱼。 若: n1 1, n2 1.5, 则:R =0.04, T =0.96。 入射光 出射光 折射光 解: 1 (2)此时, 即能量全部进入第二介质。 可见当i1 ib,光疏 →光密, n21 1,Tp 1,I2 I1 ; 光密→光疏, n21 1,Tp 1,I2 I1。 2.6.3 反射光与折射光的相位变化 将菲涅耳公式中的Es , Ep各量看作复振幅,则r, t各量表示反射波、折射波的复振幅与入射波的复振幅之比。 以rs为例, 若记 一般地说复振幅之比亦是复数, rs,rp,ts,tp, 模:表示实振幅之比; 幅角:表示反射波、折射波相对于入射波的相位变化—附加相移。 此处仅讨论外反射和 i1 i c 的内反射情形(不考虑全反射)。 由菲涅耳公式易见这时各r、t 皆为实数,负号可写作exp[i?]。 r, t 0, 表示附加相移δ 0, r, t 0 , 表示附加相移δ ?。 1.折射光永无相移 相移δ恒为零,即透射光永远与入射光同相。 对外反射,还可以看出:两个透射系数 ts 和 tp 都随入射角 i1 增大而单调降低,即入射波越倾斜,透射波越弱。 2.反射光的相位变化 1 外反射, n1 n2 , i1 i2, rs 始终小于零,其绝对值随入射角单调增大。根据s波正方向规定可知,在界面上反射波电场的s分量 扰动方向始终与入射波E1s的相反。 即δs ? 。 1 外反射, n1 n2 , i1 i2, rp rs ?s ?p 对于rp,它随i1单调减小,但是经

文档评论(0)

四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