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考古课程论文略谈武威西夏墓葬中的道教因素.docVIP

宋元考古课程论文略谈武威西夏墓葬中的道教因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元考古课程论文略谈武威西夏墓葬中的道教因素

略谈武威西夏墓葬中的道教因素 从西夏境内现存的佛教寺庙遗址、出土的各种汉文、梵文、西夏文佛经以及墓葬中的佛教因素等可以看出,佛教在西夏时期影响深远;相比之下,道教在西夏的影响力,与西夏佛教及同时期中原地区的道教相比,似乎都不能同日而语。甚至在考古材料缺乏之时,学术界对于西夏是否存在道教这一问题也有不同声音。有学者肯定道教流传于西夏,而另一派学者,或是无视道教在西夏的存在,或是虽注意到西夏有道教流传,但却对其地位估价过低 韩小忙:《西夏道教初探》,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序第3页。 韩小忙:《西夏道教初探》,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序第3页。 武威西夏墓葬: 甘肃武威目前发现的西夏时期墓葬数量并不多,但其中几座墓葬出土明显有道教因素的随葬品,现首先将这几座墓葬的基本情况简介如下: 1、武威西关西夏墓 钟长发:《甘肃武威清理发掘西夏墓葬出土彩绘木板画等一批珍贵文物》,《中国文物报》1997年6月29日;武威地区博物馆:《武威西关西夏墓清理简报》,《陇右文博》2001年第2期,第12—14页。 1997年3月,甘肃武警总队武威支队在西关修建家属楼时发现砖室土坑墓一座。没有被盗掘、破坏迹象,保存基本完好。规模较小,由照墙、墓门、甬道、墓室组成。墓门宽0.62、高0.71、进深0.9m,单层砖拱形顶,以较大的卵石封门。甬道长1.2、宽0.6、高0.8m,上面有高0.8米的照墙,以平砖叠砌。墓室长1.4、宽1.3、高1.5m。墓壁平砖叠砌,墓顶圆锥形,底铺砖,底距地表约2m。随葬品有木器、瓷器、铜钱三类。其中木质随葬品除木棺、木案、木瓶、彩绘木板画外,也出土木质买地券1件,长38、宽25.5、厚2cm,松木质,自左至右竖写朱红色汉字楷书题记,共15行,232字。这是西夏境内墓志买地券的首次发现。兹将买地券原文收录如下(空格表断行,“囗”表缺字不识,下同): 维大夏乾祐十六年岁次乙巳六月壬子朔十九日庚 午直祭主曹铁驴次乙巳年四月内殁父亲龟筮 协徒相地袭吉宜于西城郭外厝宅兆谨用(钱) 九万 九千九百九十九贯文兼五彩信币买地一段东西七 步南北九步东至青龙西至白虎南至朱雀北至真 武内分勾陈分擘掌四域丘承( 丞) 墓伯封步界畔道路 将军亭长发付河伯今次牲牢酒饭百味香 新共为信契财地交相分付工匠修营安厝已 后永保吉利 知见人岁月主 保人今日直符 故气邪精不得忏恢( 恡) 先有居者永避万里主人 内外存亡悉皆安吉 急急如五帝使者女青 律令 从木质买地券可以看出,该墓为曹铁驴为其父亲所建,墓主为曹铁驴父亲,族属应为汉人;墓葬时间为乾祐十六年(1185);木棺为1件,并非合葬;葬俗为火葬,葬具为木棺;随葬品以木器为主,木板画同出。 2、武威西郊响水河煤矿家属院内西夏墓 姚永春:《武威西郊西夏墓清理简报》,《陇右文博》2000年第2期,第24—25页。 无独有偶,1998年9月,在武威西郊响水河煤矿家属院内发现一座完整的西夏双人合葬墓,墓中同样出有墓志买地券。墓葬为长方形单室砖室土坑墓,墓门北向,人字形拱顶,宽0.44、高0.67m,大卵石封门。墓室长方形,长1.23、宽0.95、高0.97m。砖叠砌而成,单层砖拱形券顶,平砖铺地。出土2具完整的灵骨匣,寿棺状,松木质,1件前案头正面竖写西夏文字,译文意思是墓主人儿子为其母亲所供葬。灵骨匣由铁钉和木榫卯合钉而成,素面无纹饰,铁钉已锈。随葬品均为木器,除木桌、木椅、木供器、木酒壶、木盏托外,出土木牍1件,松木质,长31.5、宽17.5cm,竖写16行。原文如下: 维大夏乾祐廿三年岁次壬午二月 二十九日壬寅直祭主男窦依囗囗於西苑 外咩布勒嵬卖地一段殁故龟至囗 相地袭吉安厝兆谨用银囗九万九千 九百九十九贯文兼五囗信帛卖地囗 东西七步南北七步东至青龙西至白 虎南至朱雀北至玄武内分四陈分擘 掌四域丘豕墓伯封畔道路将军囗 千秋佰万岁永无殃咎囗於囗河禁者 将军亭长收付何佰今姓囗洒囗 香新共为信契财地交於分付工匠修营 安厝兆宅以后永保休吉知冗人岁一保人 今日直符故气邪精不得忏恢先有 居者永避万皇若遗此新地府主 使自当其祸主人内外存亡悉皆吉囗 总如五帝使者如青律令 由其中木牍即木质买地券可知,墓主为咩不勒嵬,由墓主名字可知墓主族属并非汉人,应为党项族;墓主下葬时间为乾祐廿三年(1192);根据木棺数量可知为双人合葬墓,葬俗为火葬,葬具为木棺;随葬品皆为木器,不见木板画。 对于西夏葬俗中是否使用道教冥契,从史书中我们并未能找到确切依据,但是作为道教冥契的买地券在上述墓葬中的出土,足以说明西夏时期的道教的影响力——以其灵魂不死等神灵色彩对西夏的葬俗产生深远影响。 3、武威西郊林场西夏墓 宁笃学、钟长发:《甘肃武威西郊林场西

文档评论(0)

you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