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高血压管理教材.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命不息 始于清晨 ——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策略探讨 柳刚 山东大学肾脏病研究所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目录 清晨血压在CKD患者中应引起重视 长效+足剂量:双管齐下提升CKD患者清晨血压控制率 雅施达8mg:24小时强效倍达,掌控CKD患者“早高峰” 地球的自转带来了昼夜的交替,为了适应这种昼夜环境周期性的变化,生物界的各种功能都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经过长期进化,人体内发育出一种特殊的功能——生物钟,用来协调各种不同组织与器官的昼夜节律。 机体内各种不同的生理活动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节律称为生物节律。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常见的生物节律有三类 以血压为例,绝大多数正常人在一天24小时中血压呈规律性波动 2004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 侵入性测量方法 汞柱血压计 可观测一段时间内(通常24h内)的血压变化 1905年,俄国医生Korotkoff发现了克氏音,凭借克氏音来测量血压的汞柱血压计成为最常用的测量方法,但是难以反映血压的波动性 1733年, Reverend Stephen Hales首次在马的动脉中测量到血压 随着血压监测技术进步,血压波动越来越受到重视 动态血压监测 24h血压呈勺型变化 1988年, O’Brien 首次报道正常血压呈勺型变化,而夜间血压不降低或降低过度则称为非勺型。 O’Brien E, Sheridan J, O’Malley K. Dippers and non-dippers. Lancet.1988;ii:397. Hypertension. 2010;56:765-773 动态监测发现血压存在24h生物节律 清晨醒后2-6小时(约6-10am)达高峰,白天血压高于夜间血压,凌晨2-3点血压最低 How we optimize benefits of pharmacotherapy? JACC Vol. 57, No. 20, 2011;17, 2011:2029–30 高血压的治疗主要目的 平稳降低整体血压水平 维持夜间血压适度下降 抑制清晨觉醒后的血压骤升 最终维持血压正常节律,有效保护靶器官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Hypertension: A Companion to Brenner and Rectors The Kidney 2004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 高血压时间治疗学的重要靶点: 晨峰血压 多少鲜活的生命,在晨光中永远沉睡 高秀敏猝于 2005年8月18日凌晨 王小波猝于 1997年4月11日凌晨 马季猝于 2006年12月20日清晨 白一冰*猝于 2014年11月22日清晨 *解放军第309医院微创骨科主任,我国著名微创脊柱内镜专家 2003年首次报道晨峰血压与卒中相关 “my group first demonstrated that exaggerated morning surge in BP constitutes a risk for stroke independent of 24-hour” 首次利用动态血压监测发现晨峰血压与卒中存在关联,是降压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 Circulation 2003;107;1401-1406 晨峰血压与心血管风险存在拐点效应 晨峰血压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并不是呈直线关系,而是存在一个拐点。 Hypertension. 2010;55:1040-1048. 当清晨夜间血压差值≥37.0 mm Hg ,全因死亡(HR=1.32,95%CI1.098-1.59,P=0.004)风险显著增加 当清晨夜间血压差值≥37.0 mm Hg,心血管事件(HR=1.30,95%CI1.06-1.60,P=0.01)风险显著增加 晨峰血压是发现早期血管病变最好的时间窗 清晨是发现早期血管损伤如小血管重塑和内皮功能异常的最佳时间窗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07, 25:1573–1575 未控制的清晨高血压: 心血管事件“早高峰”幕后推手 血管损伤 靶器官损伤 事件 晨峰血压 内皮功能障碍 左室肥厚、蛋白尿 颈动脉内膜增厚 心肌梗死、卒中、 死亡 “晨峰血压事件链” Lehmann MV, et al. Int J Cardiol. 2013;168(3):2255-63. Redón J, et al.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2002, 7:111-116 清晨急性心梗和卒中事件分别占全天的76%1和37%2 清晨血压未达标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升高 纵断面随访研究,入选4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基线时应用家庭血压标准将患者分为清晨血压达标和非达标两组;观察随访6年后,评价达标与不达标两组主要终点事件(死亡)和次要终点事件(新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